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基于3S技术的甘南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22:37
【摘要】: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南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是全省主要牧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甘南州却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荒漠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地生态失衡、病虫鼠害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甘南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生态风险评价一个分支,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基础,是在大尺度范围复杂环境背景下,描述和评价环境污染、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与单一生态风险评价相比,它涉及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强调风险源的不确定性、以及与风险受体的空间异质性,这使得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更加复杂,也更加具有客观性。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步骤可以概括为:研究区的界定与景观类型分析、受体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与危害分析以及风险综合评价。 本文以甘肃甘南州为研究区,针对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进行了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在分析考证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冰雹灾害、过度放牧和水土流失三种风险源,并对其进行描述、度量和空间化分析,确定风险概率,划分空间分布,确定受损程度,然后在暴露和危害分析中,选择2000年、2004年和2008年三个时期土地利用分类图,以6类景观类型为风险受体,构建综合损失度指数模型计算风险受体受到风险源干扰后出现的损失情况,即生态终点,最后,综合前面的分析,完成对甘南州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2000年到2004年,景观类型变化较大,主要是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变大,受到干扰后,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受损较大,其中以建设用地受损最为严重。2004年到2008年,受到干扰后,损失度也是以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为主,其中同样也是以建设用地最大。表明人类活动对耕地和草地的干扰作用较强,造成的损失从耕地向草地与建设用地转移。(2)甘南生态风险总体较低,主要发生在玛曲阿尼玛卿山、阿万仓,卓尼北部,临潭中部,迭部西部以及舟曲的部分地方;风险分布与地表坡度变化密切,如玛曲的阿尼玛卿山,迭部的跌山地区。风险分布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变化密切,景观类型的变化和转移是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耕地景观类型向草地和林地的变化,风险相对应的转移到草地和林地景观类型中。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对策,为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建议,也可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管理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P208;P228.4;P237;P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丽,曾添文;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与管理简介[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2 张松林;房妮;;甘南草地鼠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维德,李自珍,石洪华;生态风险分析在农田肥力评价中的应用[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3期

5 左伟,王桥,王文杰,刘建军,杨一鹏;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6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7 宋连春;杨兴国;韩永翔;白虎志;;甘肃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初步研究[J];干旱气象;2006年02期

8 杨维军;甘南州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刘振恒;陈昕;梁国栋;唐中民;杨林平;杨青平;;甘南玛曲草地退化现状及恢复重建初探[J];四川草原;2006年08期

10 师守祥,周兴福,张志良;牧区移民定居的动力机制、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甘南藏族自治州个例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剑刚;大庆地区生态风险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28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28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