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中蒙克鲁伦河流域草地植被退化及土壤特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22:23
【摘要】:蒙古高原针茅典型草原(Steppe)是亚洲腹部大陆温带气候区的重要生态类型,自古以来游牧民族以传统的游牧方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很好的保持了这里的生态平衡。研究游牧民族保护草原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原理和生态适应性对当今草原科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横跨中蒙两国的克鲁伦河流域的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比较中蒙两国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环境影响,比较草原植被退化的原因,建立和完善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程度评价的科学方法,探讨游牧民族保护草原的科学原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植被退化指数评价中蒙两国克鲁伦河流域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特征和植物多样性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植被退化程度差异显著;植被高度和盖度比较排序为:四季游牧(蒙古)打草场(中国)两季轮牧(内蒙古)定居放牧2(蒙古)定居放牧1(内蒙古过度放牧);两国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定居放牧和过度放牧都会导致草原的显著退化,早期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平均高度与平均盖度方面,退化后期主要表现在多年生植物种类比例减少。 2.对植物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国不同利用方式样地间植物全N、P、K含量均差异显著;全氮平均含量排序为:定居放牧1(内蒙古)定居放牧2(蒙古)两季轮牧打草场(中国)四季游牧;全P、全K、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含量排序均为:四季游牧(蒙古)打草场(中国)两季轮牧(内蒙古)定居放牧2(蒙古)定居放牧1(内蒙古)。 3.对两国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差异显著,排序均为:四季游牧(蒙古)打草场(中国)两季轮牧(内蒙古)定居放牧2(蒙古)定居放牧1(内蒙古);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 4.草地健康评价体系主要采用简易生态评价方法,以植被盖度、生物多样性与多年生植物比例为参数计算草原退化等级作为草原健康等级评价计算方法。两国不同利用方式样地间植被退化评价结果差异极显著,植被退化指数综合排序为:四季游牧(蒙古)打草场(中国)两季轮牧(内蒙古)定居放牧2(蒙古)定居放牧1(内蒙古)。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诗平,王艳芬,李永宏,陈佐忠;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2 贾树海,王春枝,孙振涛,李绍良,陈有君,靳存旺;放牧强度和时期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压实效应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9年03期

3 戎郁萍,韩建国,王培,霍成君,毛培胜,杨波;放牧强度和草地类型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4 白可喻,韩建国,王培;放牧强度对羊氮素贮量动态变化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5 戎郁萍,韩建国,王培,霍成君,阎国智,武冬鹏;放牧强度对牧草再生性能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1年02期

6 李晓敏;新疆传统放牧制度的改革[J];草食家畜;2003年04期

7 姚爱兴;王培;;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3年04期

8 常会宁,夏景新;草地放牧制度及评价[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4年04期

9 汪诗平;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绵羊体增重与放牧率之间的关系[J];草业学报;2000年02期

10 耿文诚,马兴跃,马宁;云贵高原人工草地划区轮牧模式研究[J];草业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包秀霞;蒙古高原中蒙毗邻针茅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8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28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