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与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7:34
【摘要】:研究选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北京市朝阳区为研究区域,以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参考国内外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及构建的相关研究,在调查、收集研究区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作用关系、景观连接度、景观格局优化等理论,开展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及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朝阳区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为研究区及类似城市化发展地区生态评价与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实践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与景观分类。在外业调查、建立判读标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Google Earth遥感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和目视解译。将研究区划分为建筑用地、耕地、草地、园地、水域、林地、道路用地、弃荒地等八种景观类型。 (2)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与评价。选取景观组分数(NC)、整体连接度指数(IIC)、可能连接度指数(PC)三种景观连接度指标,针对研究区生态斑块(包括林地、草地、块状水体等)在不同距离阈值下景观连接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500m是进行研究区生态斑块景观连接度分析与评价的最适宜阈值。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面积在10hm2以下的小型生态斑块、河流廊道对区域内生态斑块的景观连接度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小型生态斑块、河流廊道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3)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不同的景观类型进行了生态功能赋值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了景观生态流的耗费阻力表面。结合耗费距离模型,在阻力表面基础上了构建了研究区的累计耗费距离表面,并判别出了研究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等关键景观组分潜在的空间最佳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以实现生态安全为目标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为类似城市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826;P901
【图文】:

行政区划图,朝阳区,行政区划图,地理位置


丰台、大兴两区相连,北与顺义、昌平两区相接。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近郊区,南北长28km,东西宽17kin,土地总面积470.8km2,其中建成区面积177.2k澎。图3一1朝阳区地理位置图图3一2朝阳区行政区划图Fig.3一 1TheloeationofChaoyangDistrictFig.3一 2TheadministrativedivisionmaPof ChaoyangDistriet3.1.2地貌土壤朝阳区位于北京冲洪积平原中部,地形平坦开阔,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度为千分之一。平均海拔高度为34m,最高46m,最低20m,高低相差26m。海拔最高点位于城北德清路附近大屯至洼里关西一带;最低点位于东部楼梓庄沙窝村西坝河下游,地貌类型有洪积、冲积扇平原、扇缘洼地和河流冲积平原三种。朝阳区土壤类型包括潮土和褐土,面积分别占全区的73%和27%,其中褐土分布在该区的中部和西部

朝阳区,遥感影像图,景观分类


图4一2朝阳区遥感影像图 F19.4一 2GoogleEarthimagesofZooginChao”ng图4一3朝阳区景观分类图 F19.4一 3ThelandseaPeelementsofChaoyang

变化图,组分数,斑块,不同距离


NIIPCCC5.2.3.2不同距离闰值下组分数变化图5一1显示,随着距离闭值的增加,生态斑块的组分数逐渐减小,而组成最大组分的生态斑块数量逐渐增多。当距离闽值为SOm时,景观内的生态斑块组分数为245个,最大组分的斑块数仅为29个,面积为30.17kmZ,占全部生态斑块总面积的30.34%;当距离闽值为loom时,景观内的生态斑块组分数为148个,最大组分的斑块数为85个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磊;GIS支持下景观格局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6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66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