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黑土区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0-07-30 03: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土区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水土保持林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以及恢复程度,以及不同水土比、浸提剂种类和浸提温度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等的研究,可为科学评价黑土区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林构建过程中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颗粒有机碳(POC)等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黑土区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0~10cm土层,黑土区林地土壤WOC、MBC和POC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9~0.61g/kg、32.38~51.90mg/kg、1.78~4.17g/kg,且以颗粒有机碳含量及所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最大;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林龄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30a时接近未干扰黑土水平。可以认为,落叶松人工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和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未干扰黑土水平。(2)为进一步验证浸提条件对黑土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浸提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于比较黑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DOC差异的浸提条件,以典型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草地、耕地和天然次生林0~10 cm土层土壤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水土比、浸提剂种类及温度条件下4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浸提量。4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浸提量均随水土比的增加而增大,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2~0.98);当水土比为40:1时4种样地土壤DOC浸提量差异显著(p0.05),且以天然次生林土壤DOC最高,分别为落叶松人工林、草地和耕地的1.16、1.88和1.61倍。浸提剂种类不同对表层土壤DOC测定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以去离子水提取的土壤DOC较大。在20~70℃范围内,DOC浸提量随浸提温度的升高呈现无明显规律性,其中以70℃时4种样地表层士壤DOC浸提量差异显著(p0.05)。可以认为40:1的水土比、去离子水作浸提剂的浸提条件可以反映黑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DOC之间的差异。(3)以水曲柳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和临近的撂荒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水溶性有机碳(W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颗粒有机碳(POC)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可蚀性指标,研究了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可蚀性之间的关系。不同样地之间土壤ROC和POC含量差异较小;WOC以撂荒地含量最高。3种水土保持林土壤ROC和POC含量随土层垂直下降而降低。土壤ROC和POC相互之间以及与TOC之间都达到了显著性相关关系。土壤可蚀性大小顺序为水曲柳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撂荒地。ROC、POC均与MWD呈正相关关系;WOC和PA0.25、PAD0.25、水稳性指数均表现为负相关,WOC/TOC和以上四个指标的决定系数较大。可以认为水土保持林能够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的可蚀性,并以水曲柳人工林的效果最好;WOC/TOC可以作为预测和评价土壤可蚀性大小的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其存,齐晓宁,王洋,刘兆永,鲍强;黑土的水土流失及其保育治理[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2 崔海山,张柏,于磊,朱金花,何艳芬;中国黑土资源分布格局与动态分析[J];资源科学;2003年03期

3 彭冰;松辽流域拯救黑土[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年03期

4 于磊,张柏;中国黑土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5 崔海山,张柏;吉林省黑土资源生态分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孟凯;刘月杰;;黑土退化阶段与强度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年04期

7 高家骅,林日辉,徐立德;鲁中烟区黑土农业性状的研究[J];土壤;1962年02期

8 A.C.里亚布钦科夫;;中央黑土区小型灌溉建筑的工程地质调查[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60年01期

9 谢军;论黑龙江省黑土地区低产田的水土保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2年03期

10 卢秀琴;黑龙江省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特征与治理措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兆秋;;浅议黑土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邢宇;姜琦刚;李文庆;;基于遥感技术松辽平原黑土退化规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徐晓斌;王清;;我国黑土退化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孙传生;李春华;张力辉;;吉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5 胡瑞轩;;黑土耕地质量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6 孙传生;朱大为;常晓东;张力辉;;吉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隋跃宇;张兴义;赵军;孟凯;;农田黑土空间理化性状变异特性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孟凯;;黑土退化阶段与强度分析[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9 冯立民;;白山市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孟凯;赵军;;长期施肥对黑土氮素形态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桂英 张斯文;中国与联合国合作 修复退化黑土项目在我省启动[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张桂英 张斯文;中国与联合国合作修复退化黑土[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周健伟 刘泉龙 孙英威;“北大仓”黑土流失导致每年粮食减产近2000万吨[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健伟;黑土流失造成东北每年减产粮食近2000万吨[N];粮油市场报;2006年

5 记者 邱丽娜;我省重点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6 王跃刚 记者 王文辉;“黑土区重点治理”初战告捷[N];吉林日报;2008年

7 王建桐 记者 王川;“黑土区”治理争取资金1260万元[N];牡丹江日报;2008年

8 冯建维 记者 刘伟霖;我国首个黑土区水保示范园区建成[N];农民日报;2008年

9 唐立新 记者 彭溢 见习记者 车轮;提高黑土综合生产能力国际领先[N];黑龙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丽云;联合国支持东北退化黑土可持续发展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嵩;典型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浩;典型黑土区不同尺度沟蚀演化过程及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3 秦焱;吉林省黑土肥力质量评价及结构退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吴海燕;黑土磷素有效性的微生物调控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5 陈学文;基于最小限制水分范围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黑土有机碳固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6 于镇华;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季节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7 程彬;松辽平原黑土有机质及相关元素遥感定量反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乔云发;施肥对黑土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甜田;长期施肥对黑土化学性质、微生物区系组成和活性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田芳谣;秸秆还田及配施化肥对黑土钾素营养性状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禹宸;黑土区埂带植物筛选及其效益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贾春梅;黑土、黑钙土稻作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吴限;不同农田植被条件下黑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郑利远;典型农田黑土细菌与土壤碳氮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房含;垄作黑土坡面水土流失的农业防治措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8 贺美;秸秆还田对黑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朱浩;黑土区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10 张中美;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74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74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