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榆林地区东南部经济林地土壤水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14:16
【摘要】:榆林东南部地区气候、土壤等皆适宜种植经济林果,但该区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不足,这已成为该区果业发展最大制约因素。因此,研究榆林东南部佳县、米脂县和绥德县的苹果树、枣树和杏树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榆林东南部经济林地4.0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与粒度分析,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垂向变化规律,并对土壤水分存在形式、土壤干层、土壤水库以及气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6月初夏时节,各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不同经济林种,树龄相近,枣树林地土壤含水量最高,杏树林地次之,苹果树林地最低。苹果树耗水强度比枣树和杏树高。同一经济林种,树龄越大,土壤含水量越低。佳县和米脂3种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垂向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分0-1.Om、1.1-2.3m和2.4-4.0m3层,含水量多少的次序为第2层第3层第1层。绥德苹果树和枣树土壤含水量垂向变化也可分为3层,含水量多少的顺序为第2层第1层第3层。第2层含水量较高的原因是2011年丰水年降水补给多,2012年降水正常,该层水分未被完全消耗所致。该区6月0-4.0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主要以薄膜水形式存在,没有重力水出现。 (2)隔室模型能够拟合绥德枣树林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拟合度为0.74。五次多项式对1.Om以下土层含水量变化拟合效果更优,拟合度多在0.9以上。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不同,绥德县农田、荒草地与经济林地土壤含水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农田荒草地经济林地。这是由于荒草地和玉米生物量较经济林小,耗水少的缘故。 (4)研究区各土壤剖面粒度组成相对一致,都以粗粉砂和极细砂为主,二者含量之和达70%以上。研究区土壤粒度组成有一定规律性,从北向南即自佳县到米脂再到绥德,粗粉砂含量呈增加趋势,极细砂与细砂含量减少,而胶粒、黏粒和细粉砂的含量呈微弱上升趋势。 (5)研究区各经济林地在1.5-4.0m深度范围内都存在土壤干层。佳县13龄枣树、14龄杏树和米脂13龄杏树以发育轻度干层为主,其他各种林地以发育中度干层为主。仅米脂县30龄苹果树林地发育了厚度约0.5-1.Om的严重干层。 (6)研究区干层的普遍发育,指示该区土壤水分出现负平衡,即土壤水分支出大于收入。干层的存在切断了大气降水向地下深处入渗,地下水循环基本不存在,水循环不完整,为异常水循环类型。 (7)研究区苹果树、枣树、杏树林地的土壤水分基本上均呈现难效水状态。苹果树林地和米脂30龄枣树为中度亏缺,其他各林地均呈现轻度亏缺。研究区各林地土壤水库有效性差,调节能力有限。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建,王孟本,柴宝峰;黄土高原北部河北杨林的土壤水分特征[J];山地学报;2002年05期

2 尚松浩,毛晓敏,雷志栋,杨诗秀;冬小麦田间墒情预报的BP神经网络模型[J];水利学报;2002年04期

3 吕殿青,邵明安,王全九;土壤持水特征测定中的容重变化及其确定方法[J];水利学报;2003年03期

4 王仰仁,雷志栋,杨诗秀;冬小麦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研究[J];水利学报;1997年05期

5 李笑吟;毕华兴;李俊;刘鑫;郭孟霞;;晋西黄土区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04期

6 张北赢;徐学选;李贵玉;白晓华;;土壤水分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2期

7 李玉山;韩仕峰;汪正华;;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性质及其分区[J];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土壤分水与土壤肥力研究专集);1985年02期

8 马玉玺,杨文治,杨新民;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剌槐林水分生态条件及生产力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0年06期

9 刘增文,王佑民;人工油松林蒸腾耗水及林地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0年06期

10 王志强,刘宝元,路炳军;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研究[J];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本文编号:2802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02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