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察尔汗盐湖雅丹地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11:04
【摘要】:雅丹地貌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外部形态和神秘的形成原因而激起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们的研究兴趣。与风积地貌相比,对雅丹地貌这一风蚀地貌形态的研究甚微。我国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疏勒河中下游、罗布泊地区、新疆乌尔禾和柴达木盆地,其中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雅丹地貌面积分布最大的地区。文章选取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察尔汗盐湖地区的雅丹地貌为研究对象。通过详尽的野外考察、室内实验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等,主要从雅丹外部形态、区域风动力条件和形成雅丹地貌沉积物的物质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雅丹地貌形成过程进行推测,以期填补察尔汗盐湖雅丹地貌研究的空白。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 (1)雅丹地貌的外部形态特征。研究区内的雅丹体长度、宽度与长/宽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1.88-574.63m、11.15-169.83m和1.19:1~5.35:1,平均值分别为141.07m、48.31m和2.94:1。研究区内雅丹全部属于中型雅丹(长度介于10-1000m之间)。雅丹体长轴的走向主要沿着NW-ES、WNW-ESE和NNW-SSE三个方向。其中,长轴走向呈NW-ES方向的雅丹体最多,占测量雅丹体总数的91%,其余两个方向分别占4%、5%。雅丹体之间的间距分布范围较大,在3.8-247.5m之间,平均为48.94m。 (2)研究区风况及输沙势特征。起沙风(5m s-1)占全年风速记录的22.93%。在一年之内,起沙风的月平均风速在6.2-7.4m s-1之间波动。研究区起沙风风向以WNW及W为主,分别占年起沙风频率的41.05%、20.02%。研究区年DP为326VU,RDP为235VU,RDD为290.14°,RDP/DP为0.72。研究区为中风能环境,区内净输沙方向为ESE110.14°,风向变率(RDP/DP)0.72,为中等变率,为宽单峰风况。 (3)沉积物粒度特征。雅丹地貌沉积物的组成以粉沙为主,含量达到69.26%;其次为极细沙,含量为10.70%;粘土和细沙的含量分别为8.95%、8.73%;中沙含量较少,为2.26%:粗沙含量最少为0.10%。粒度分布曲线上要有呈不对称的双峰分布、近乎对称的双峰分布和单峰分布等共4种类型。呈双峰态的分布曲线,主、次峰均位于粉沙粒级和极细沙粒级,区别仅是两个粒级含量的高低。雅丹地貌沉积物的平均粒径(Mz)介于3.95-7.18(Φ之间,平均值为5.97φ;标准离差(σ1)变化范围为1.37-2.47Φ,平均值为1.99Φ;偏度(SK1)的变化范围为-0.27-0.58,平均值为0.10;峰态(Kg)的值介于0.71~1.28之间,平均值为0.93。运用萨胡判别公式及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粒度分布曲线特征进行判断,可知雅丹地貌沉积物的形成环境主要为湖相、滨湖相和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同时还有浊流沉积和极少的风沙沉积环境,形成环境十分复杂。 (4)重矿物特征。沉积物重矿物质量百分含量介于0.008%~1.028%之间,平均为0.281%。重矿物种类多达24种。重矿物按稳定性划分,以不稳定重矿物含量最多,为57.64%;较稳定重矿物次之,含量为25.08%:稳定-极稳定重矿物含量最少,为17.27%。在重矿物特征指数中,ATi指数为83.43,GZi指数为81.19,ZTR指数为1.63,稳定系数为0.29。 (5)雅丹地貌的形成。从第四纪开始,察尔汗盐湖地区成为柴达木盆地的沉降中心和堆积中心,形成了厚达2300-2800m厚的沉积层。后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整体快速隆升和区域环境暖干化,使得察尔汗盐湖湖水面积逐渐缩小,盐湖逐渐干洞,盐分逐渐析出,湖底龟裂。察尔汗盐湖地区风力强劲,风力沿着湖底干裂的裂隙进行侵蚀,使得裂隙不断扩大。而裂隙之间的沉积物后期在风力的磨蚀作用和吹蚀作用之下,逐渐形成雅丹体。而原先的湖底裂隙逐渐拓宽,成为雅丹体之间的平沙地,即走廊。这样便形成了垄槽相间分布的雅丹地貌。在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季节性流水和重力崩塌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雅丹体表面析出的盐分逐渐固结,形成坚硬的盐壳,减少了外力的侵蚀破坏作用,对雅丹地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雅丹地貌也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外力侵蚀作用之下,雅丹体也会逐渐削平降低,逐渐消失。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红格,刘池洋;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03年03期

2 王中波;杨守业;李萍;李从先;蔡进功;;长江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J];沉积学报;2006年04期

3 魏垂高;张世奇;姜在兴;刘金华;;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J];沉积学报;2006年06期

4 邵天杰;赵景波;李恩菊;董治宝;;巴丹吉林典型高大沙山粒度分布规律研究[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5 陈宗器;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J];地理学报;1936年01期

6 徐淑英,高由禧;西藏高原的季风现象[J];地理学报;1962年02期

7 范锡朋;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冷湖地区地貌概论[J];地理学报;1962年04期

8 陈渭南,董治宝,杨佐涛,韩致文,张甲坤,张民力;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起沙风速[J];地理学报;1995年04期

9 康春国;李长安;王节涛;邵磊;;江汉平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对三峡贯通的指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虎才;雷国良;常凤琴;樊红芳;杨明生;张文翔;;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年代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恩菊;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特征的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2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02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