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特征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4:25
   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两者以雅布赖山为界,行政区划属内蒙古阿拉善盟。两沙漠的地貌景观各具特色,为研究风沙地貌的理想区域,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关巴丹吉林沙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貌形态、沙山成因、沙漠地下水及湖泊水来源、沙漠形成年代等方面。关于腾格里沙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沙漠的东南部,内容涉及沙漠的形成演化史、风沙沉积物、风沙物理及沉积构造等方面。但关于两个沙漠沉积物的系统性研究很少,更没有关于两沙漠沉积物的对比研究。风沙沉积物特征的研究,对确定风沙沉积环境、探索其物源及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借助大量详实的野外观测及采样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地表、典型沉积层位、典型沙丘及断面上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元素等内容,为探讨两个沙漠沙物质来源及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为: 1.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 (1)沉积物的颗粒级配分析表明两沙漠地表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均以中沙和细沙为主,且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沉积物稍粗于腾格里沙漠。两沙漠不同类型沙丘及不同地貌部位的沙粒级配存在一定的差异:巴丹吉林沙漠的流动沙丘和灌丛沙丘沙粒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平沙地和丘间地以粗沙和中沙为主;而腾格里沙漠所有类型沙丘、沙梁和丘间地的沙粒则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两沙漠不同沉积层位即垂直剖面上的沙粒粒度组成极为接近,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两沙漠沙粒频率分布曲线型态均主要表现为单峰型,但峰值粒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即巴丹吉林沙漠的颗粒频率分布曲线上的峰值粒径范围较广,而腾格里沙漠则相对集中。 (2)粒度参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地表和垂直剖面上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均粗于腾格里沙漠,而典型沙丘表层颗粒则细于腾格里沙漠;两沙漠沉积物为分选好至分选较好,且巴丹吉林沙漠地表和垂直剖面上的颗粒分选较腾格里沙漠的稍差,而典型沙丘表层沉积物的分选程度则稍好于腾格里沙漠;两沙漠沙粒均为近对称中等峰态分布。 (3)两沙漠沉积物粒度的区域分布规律均较差,但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粒度的区域分布规律稍好于巴丹吉林沙漠。 2.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的矿物分析结果 (1)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主要轻矿物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但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沉积物中轻矿物的比重稍低于腾格里沙漠,且轻矿物成分成熟度也稍低于腾格里沙漠。 (2)巴丹吉林沙漠轻矿物成分成熟度表现为无规律性和反规律性,而腾格里沙漠轻矿物分布则存在一定的区域规律性,即沿主导风向,轻矿物成分成熟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好。 (3)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主要重矿物的种类一致,但巴丹吉林沙漠重矿物的含量比重稍高于腾格里沙漠,且巴丹吉林沙漠沉积物的风化程度稍弱于腾格里沙漠,两沙漠的沙丘迎风坡沉积物的风化程度均好于沙丘背风坡。 (4)巴丹吉林沙漠磷灰石的风化程度较腾格里沙漠弱,两沙漠物源区性质非常接近,其源岩均为拥有富含石榴子石的基性酸性岩类,两沙漠沉积物的重矿物成熟度均不高。 3.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1)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所含主要常量元素的种类相同,均以SiO2和A1203平均含量较高,除CaO巴丹吉林沙漠相比腾格里沙漠富集外,其他常量元素含量均与腾格里沙漠相接近。与上陆壳(UCC)平均化学成分相比,除Si02外两沙漠其余常量元素均相对亏损。两沙漠不同区域断面上常量元素的曲线分布特征较为一致,但腾格里沙漠沙常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相比巴丹吉林沙漠显著。 (2)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均以Ba元素含量最为丰富,Sr、Co、Cr、Zr和Rb等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相对较多,其他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较少,除Cu的含量在两沙漠稍有差异外,其余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差别不大。与上陆壳(UCC)平均化学成分相比,两沙漠Co和Cr元素相对富集,Ba和Ni元素与UCC含量相当,其他微量元素则表现为迁移淋失。两沙漠不同区域断面微量元素的曲线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且区域规律性均不显著。 (3)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沙物质的化学组成虽有差异但差异很小,两沙漠的沉积物均具有很好的均质性,均处在大陆风化的初级阶段,其中腾格里沙漠所经受的化学风化程度稍强于巴丹吉林沙漠。 4.堆积区规律性好于侵蚀区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特征的区域对比研究,得出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的区域规律性稍好于巴丹吉林沙漠,可见,距离沙源越远,规律性越好。可以推断,在我国西北干旱区,越靠近东南方向,沉积物的区域规律性会变得越好,这就是堆积区规律性好于侵蚀区。 本文通过对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对比研究,得出两沙漠沉积物特征的异同,对探讨其物源及物质形成过程反演以及风成环境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可靠依据。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P931.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占仑;温小浩;李保生;牛东风;孟洁;孙业凤;杨庆江;;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主元素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气候环境[J];地球化学;2016年06期

2 王蒙;董治宝;付鹏;逯军峰;李继彦;罗万银;崔徐甲;;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与植物群落的关系[J];中国沙漠;2016年04期

3 宋洁;春喜;白雪梅;斯琴毕力格;;中国沙漠粒度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沙漠;2016年03期

4 李小妹;严平;吴伟;钱瑶;;毛布拉格孔兑地表风沙沉积物粒度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6年03期

5 李育;张成琦;周雪花;王岳;;我国西北夏季风边界千年尺度变化的证据——来自盐池和猪野泽盐类矿物分析结果[J];沉积学报;2015年03期

6 鲍锋;董治宝;;柴达木盆地沙漠地表沉积物矿物构成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张成琦;李育;周雪花;王岳;;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盐类与碎屑矿物反相关关系的沉积学解释[J];冰川冻土;2015年01期

8 刘轶莹;金秉福;;敦煌鸣沙山砂质组成与结构[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9 丛殿阁;庞红丽;方苗;陈孝劲;刘超;田颖;;基于DEM和ETM的腾格里沙漠北缘沙丘形态特征提取[J];中国矿业;2014年S2期

10 李育;王岳;张成琦;周雪花;王乃昂;;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游地区全新世沉积相变与环境变化——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飞;巴丹吉林沙漠形成演化的地质历史与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奚秀梅;新疆玛纳斯河中游地区土壤水与土壤水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邵天杰;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沙山与湖泊形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焦原磊;巴丹吉林沙漠周边沉积物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婧;毛乌素沙地灌丛沙丘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环境意义[D];山西大学;2015年

3 段国龙;风沙环境下钢结构涂层的冲蚀磨损实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4年

4 桂洪杰;黄河宁蒙河段四大沙漠粒度和元素特征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杨宁宁;察尔汗盐湖周边风沙沉积物粒度和重矿物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继彦;察尔汗盐湖雅丹地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1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21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