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氧化物排放及其对硫沉降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9-22 12:31
【摘要】:本研究采用野外静态箱气体取样联合室内气相色谱(GC)分析系统,原位观测了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人工林、果园三种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土壤氮氧化物(N2O、NO、NO2)排放特征以及N2O月变化动态。同时为了探讨S沉降条件下土壤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在秋季通过模拟大气SO2的干沉降来研究S沉降对土壤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两种天然常绿阔叶林(细柄阿丁枫、米槠)在观测期间土壤N2O月平均通量分别为25.77±19.65μg·m-2·h-1、22.65±16.65μg·m-2·h-1,杉木人工林、果园土壤N2O平均通量分别19.67±11.31μg·m-2·h-1、29.60±16.81μg·m-2·h-1,各类型林分之间N2O通量差异不显著。 (2)各林分土壤N2O月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果园春季未观测外,其余林分土壤N2O排放的季节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基本表现为春夏(4~7月)较高,秋冬季节(8~10月)相对较低。 (3)在夏季观测期内,米槠林、杉木林、果园三种氮氧化物排放通量大小为N2ONONO2,且N2O通量显著大于NO与NO2(P0.05)。而细柄阿丁枫林土壤NO通量显著大于N2O与NO2(P0.05)。土壤NO2通量微小,且大部分时刻显示为负值,表现为土壤净吸收NO2。 (4)温度变化对土壤氮氧化物排放无明显影响,而土壤N2O(P0.01)、NO(P0.05)排放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同时土壤NO2通量与土壤含水量表现出一定的负线性相关。土壤水分是本地区土壤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影响因子。 (5)SO2干沉降显著促进了森林土壤N2O与NO的排放(P0.05),但对NO2影响效应不明显,土壤NO2通量在S沉降条件下变化极小。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氮氧化物排放对S沉降的反应强度有所差异,米槠林与果园土壤在S沉降条件下(S80)在72h后达到N2O通量峰值,面其余林分均在S沉降6h后达到通量峰值,NO通量在所有林分均在S沉降6h后达到通量峰值。S80条件下细柄阿丁枫、米槠、杉木以及果园土壤N2O平均通量分别为对照(CK)的2.3、2.1、12.6、4.1倍,而S80下NO平均通量分别为CK的3.4、25.3、9.8、12.2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7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杏认;董云社;齐玉春;;土壤N_2O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2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张文,龚晏邦;温度对农田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7年05期

3 黄耀,焦燕,宗良纲,周权锁,郑循华,Ronald L.Sass;土壤理化特性对麦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4 王利;马文奇;王运华;高祥照;;区域尺度大气硫沉降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齐玉春,董云社,章申,罗辑;贡嘎山山地暗针叶林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N_2O和CH_4排放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1期

6 李英臣;宋长春;刘德燕;;湿地土壤N_2O排放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08年02期

7 杨浩明;王体健;程炜;韩敏;;华东典型地区大气硫沉降通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J];气象科学;2005年06期

8 吴志祥;谢贵水;陶忠良;周兆德;;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2期

9 秦松;樊燕;刘洪斌;王正银;;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1期

10 黄树辉,吕军;农田土壤N_2O排放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824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24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