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内蒙古巴林左旗七锅山花岗岩地貌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6 21:07
   花岗岩是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岩类,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火成岩,在我国出露面积广大。花岗岩在地球内外力的作用下形成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花岗岩地貌,这些花岗岩地貌不仅具有科研价值,而且其中一些花岗岩地貌在综合了其他地理要素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 内蒙古巴林左旗七锅山地区大面积出露花岗岩,是研究花岗岩地貌的天然场所,对该区花岗岩地貌的研究对于了解当地的地貌演化、旅游发展、甚至对整个赤峰地区的花岗岩地貌的整体研究、对比都有较高的科学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野外调查将巴林左旗地区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分为摇摆石、风蚀柱和蘑菇石、风蚀穴和风蚀壁龛及岩臼。系统的描述了上述地貌的分布、外形特征,重点从岩性、节理、风化作用、时间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上述地貌的成因。 其中,巴林左旗七锅山地区最为典型、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岩臼群的成因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岩臼成因的研究现状、分布及形态特征、形成时代、形成原因及演化过程等方面来分析研究区岩臼群。本区花岗岩岩臼主要发育在中粗粒花岗岩、粗中粒花岗岩山顶,规模巨大、大小不一、形态保存完整,形态多样,是研究岩臼的良好地区。通过对岩臼特征分析反映岩臼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控制:一、物质条件,裸露的中粗粒碱性花岗岩控制着岩臼初期和发展;二、气候条件是促进岩臼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三、地貌条件,平坦的地貌形态有利于岩臼的形成。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七锅山的岩臼底部采集了宇宙射线暴露年龄样2件,并送到美国普渡大学测试,测试结果为:5.75±0.047ka BP和5.99±0.03kaBP。在七锅山发育的岩臼,不同规模、不同形态都有发育,据此可按形态特征指标把岩臼划分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演化阶段。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P931.2
【部分图文】:

山地,巴林左旗,赤峰,大兴安岭


笱Вū本

本文编号:282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2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