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1 18:48
   祁连山及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对青藏高原隆升与扩展响应敏感。该地区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古气候、河流阶地及构造地貌等都很好的响应和记录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形成演化过程。多年来很多研究者对祁连山及邻区山-盆演化及沉积地层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在对区域第四纪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构造地貌演化、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及古气候特征以及沉积系统具有相似性的划分原则对该区地层和地貌进行了分区。通过对该区内河流阶地抬升幅度、年代等对比研究,揭示第四纪时期河流阶地所记录的祁连山地区整体隆升特征、不同区域的隆升幅度与时间差异,以及祁连山地区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模式。.选择该地区四个代表性剖面,根据孢粉、粒度、磁化率及重矿物等气候指标,建立祁连山地区不同地貌单元第四纪气候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祁连山及邻区首幅1:100万《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依据不同区域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及盆地沉积序列、地貌演化、古生物、气候特征的划分原则,将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区划分为:贵德、兰州-西宁、酒泉-张掖、共和、柴北、肃北-门源及青海湖地层区。2.依据区域内具有相似的地貌特征,演化背景、成因及沉积系统具有相似性原则,划分出:东部黄土高原地貌区;中西部高山高原谷地地貌区;河西走廊酒泉-张掖-武威盆地群地貌区;青藏北缘柴达木-共和地貌区及贵德-循化盆地群地貌区。3.通过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以来的河流阶地年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抬升幅度和抬升速率进行对比分析,祁连山及邻区存在构造活动期数至少5期。即1.6Ma左右的第1期构造活动;1.2-0.6Ma的第2期构造活动,包括1.2、0.8、0.6Ma次一期构造活动;0.45-0.25Ma的第3期构造活动;0.2-0.08Ma的第4期构造活动,包括0.15、0.1Ma次一期构造活动;0.08Ma以来的第5期构造活动。祁连山及邻区至今未发现1.80Ma-2.60Ma年龄段的河流阶地,以致无法通过河流阶地记录分析第四纪早期区域构造活动。祁连山及邻区东、东南部1.80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为0.25mm/a,平均抬升了 450m左右,由此粗略推算2.60Ma以来该区域抬升了 600m左右。祁连山及邻区西北部河流阶地反映的构造抬升强于东、东南部,据此推论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及邻区西部抬升或超过600m。4.建立东部黄土区、西部山岳冰川区、北部河西走廊区及南部青藏北缘(临夏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化模式。5.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处理,编制了我国第一份以DEM为底图的1:100万《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为今后开展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研究提供了基础图件。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534.63;P931
【部分图文】:

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


图3.2兰州-西宁地层区黄土-古土壤序列及磁性地层(杨利荣等,2016)逡逑晚更新世冲洪积层:湟水及其支流、黄河兰州段及支流较低的河流阶地及河漫滩逡逑

共和,青海湖,剖面,冰水沉积


-ia:;邋酬婭g沙呁土逦U逡逑—&3逡逑505-逦组邋L逡逑图3.2兰州-西宁地层区黄土-古土壤序列及磁性地层(杨利荣等,2016)逡逑晚更新世冲洪积层:湟水及其支流、黄河兰州段及支流较低的河流阶地及河漫滩逡逑发育晚更新世具有二元结构的冲洪积层。岩性主要为砾石、砂砾石等,磨圆度较好,逡逑厚度不大。逡逑全新世冲洪积层:区内大大小小的河谷、部分山间沟谷以及山前冲洪积扇都有全逡逑新世冲洪积沉积的分布,岩性主要为砾石、沙及次生黄土等。逡逑(4)冰碛及冰水沉积逡逑西宁-兰州地层区冰碛及冰水沉积分布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达坂…南部,逡逑拉脊山北坡-?带,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发育冰蚀地貌,周缘以冰碛及冰水沉积为主。逡逑3.邋2.邋2柴北地层区逡逑下、中更新统七个泉组:逡逑七个泉组在柴北地区广泛发育。在柴达木盆地的周缘盆地沉积物颗粒较粗,向盆逡逑地中心逐渐变细,岩性总体上由砾岩及砂质泥岩向泥岩过渡。七个泉剖面总厚度约为逡逑550m,邋Fang等(2007)测得其年龄范围为2.6-0.4Ma邋(图3.3)。逡逑上更新统及全新统:逡逑19逡逑

剖面图,祁连山,邻区,阶地


图5.3祁连山及邻区代表性河流阶地剖面(据杨景春等,1998;邬光剑等,2001;潘保田等,逡逑2007a,2007b;赵振明等,2003)逡逑在西宁-互助地区至少发育了邋11级阶地(鹿化煜,2004);祁连山东部的渭河发源于逡逑海拔3495m的鸟鼠山,向东南切穿鸭儿峡进入天水盆地,沿着秦岭北麓直奔东去,逡逑40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利荣;岳乐平;王洪亮;张睿;郭怀军;朱小辉;张云翔;弓虎军;;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区划与沉积序列[J];中国地质;2016年03期

2 戚帮申;胡道功;杨肖肖;张耀玲;谭成轩;张鹏;丰成君;;祁连山中段白垩纪以来阶段性构造抬升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地球学报;2016年01期

3 李刈昆;;甘肃龙担早更新世丽牛下颌骨新材料及其对虎亚科捕食策略的证据——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四(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5年03期

4 曾蒙秀;宋友桂;安芷生;常宏;李越;;青海湖二郎剑钻孔的粘土矿物学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6期

5 孟庆泉;吴小斌;刘善品;闫宝华;吴松;张洒;宋春晖;;西宁和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变化对构造活动的响应[J];沉积学报;2013年01期

6 苗琦;钱方;赵志中;刘晓刚;;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2年01期

7 邓涛;;甘肃东乡龙担的长鼻三趾马头骨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三(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01期

8 张克信;王国灿;季军良;骆满生;寇晓虎;王岳明;徐亚东;陈奋宁;陈锐明;宋博文;张楗钰;梁银平;;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分区与序列及其对隆升的响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12期

9 王国灿;张克信;曹凯;王岸;徐亚东;孟艳宁;;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性看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骆满生;张克信;林启祥;张楗钰;陈奋宁;徐亚东;陈锐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化隆地区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小敏;李吉均;朱俊杰;钟魏;卢万庆;王健力;;临夏盆地环境变迁与青藏高原隆起的世界影响[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小丰;渭河上游河流阶地的成因与地貌演化[D];兰州大学;2007年

2 苏怀;兰州东部地区1,240ka以来的河流阶地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猛刚;渭河中下游河流阶地的演化模式[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3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3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