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亚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非中性构建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20 23:11
  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的一个核心问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都是回答该问题的两个重要理论,但是两个理论对于关于物种功能性状在决定物种共存和构建机制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严重分歧。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分别从生态位分化(确定因素)和随机因素角度解释物种共存机制。本文中我们用青藏高原东缘5个不同演替年限的亚高寒草甸演替群落检测生态位理论在物种构建机制中扮演的角色。5个草地的演替年限分别为7年、10年、12年、22年和32年。实验利用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Zipf模型、Mandelbrot等模型对5个草地的物种多度分布进行拟合,并结合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植物高度与物种多度的相关性和生物量与多度等价与否以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辛普森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演替群落植物生存策略,并从中分析植物构建机制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的相对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除演替12年样地植物的叶片C含量和N含量及演替32年叶片N含量与物种多度呈正相关外,其他演替年限的叶片的SLA、LDMC、N、P、C含量以及植物高度都与植物多度不相关。(2)生物量和多度对数变形的方差和偏斜度都不聚集在Y...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目的
    1.1 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
        1.1.1 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
        1.1.2 生态位理论及其发展
        1.1.3 中性理论及其发展
        1.1.4 群落构建机制的展望
    1.2 群落物种多度
    1.3 植物功能性状和物种多度的关系
        1.3.1 物种生物量与多度作为多度指标的等价性
        1.3.2 物种性状与多度的关系
    1.4 土壤养分和辛普森指数的关系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叶片的采集和处理
    2.3 物种多度、高度、生物量和土壤的采集测定
    2.4 物种多度格局
    2.5 检测方法
        2.5.1 AIC和BIC原则
        2.5.2 95%置信区间
    2.6 物种生物量与多度作为多度指标的等价性
    2.7 物种功能性状与多度的关系
    2.8 土壤养分与辛普森指数的关系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3.1 叶片功能性状以及植物高度和多度的相关性
    3.2 生物量和多度的等价性
    3.3 辛普森指数和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3.4 哪个模型最能拟合物种多度格局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93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293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