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模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13:41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年龄荆条冠层降雨截留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动态监测荆条冠层降雨截留情况,并建立了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荆条冠层未截留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显著正相关,且随年龄增加,未截留量的增加速率减小;250 min时未截留率趋向稳定为1年生91.87%>2年生89.75%>3年生85.08%>4年生79.00%,未截留率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荆条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0 min时4年生为(5.25±0.49) mm>3年生(3.73±0.65) mm>2年生(2.60±0.23) mm>1年生(1.93±0.55) mm,且1、2年生荆条截留量趋向稳定;250 min后冠层截留率逐渐变小并趋向稳定值,4年生21.00%>3年生14.92%>2年生10.25%>1年生8.13%;荆条附加截留量4年生为(0.27±0.03) mm>3年生(0.17±0.04) mm>2年生(0.14±0.01) mm>1年生(0.09±0.02) mm。揭示了不同年龄荆条冠层截留降雨的基本规律,验证了附加截留量,为进一步研究荆条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水土保持树种优选和...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实验设计
    2.1 样地布设
    2.2 样本选择
    2.3 人工模拟降雨截留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I_C随荆条年龄和降雨的变化特征
    3.2 IC随荆条年龄和降雨的变化特征规律
    3.3 IC与附加截留量的关系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阜新地区3种沙地造林树种的抗旱性比较研究[J]. 张玥冕.  防护林科技. 2017(12)
[2]北京山区侧柏-荆条系统水分来源对降雨事件的响应[J]. 赵娜,孟平,何雅冰,娄源海,余新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7)
[3]荆条对辽西地区棕壤改良作用的研究[J]. 李玉斌.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01)
[4]荆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辽西地区的分布和保护利用价值[J]. 张进余.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2)
[5]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散及产流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响应[J]. 王亚蕊,王彦辉,于澎涛,熊伟,杜阿朋,李振华,刘泽彬,任璐,徐丽宏,左海军.  生态学报. 2016(21)
[6]不同植物截留特征的比较研究[J]. 刘艳丽,王全九,杨婷,吕金榜,赵光绪.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7]模拟降雨条件下作物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J]. 马波,马璠,李占斌,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6)
[8]荆条灌丛孤立冠层下不同位置冠层的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分析[J]. 陈景玲,张冬,王谦,杨喜田,贾长荣,赵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04)
[9]干旱荒漠区绿洲边缘典型固沙灌木的降水截留特征[J]. 徐先英,严平,郭树江,柴成武.  中国沙漠. 2013(01)
[10]黄土坡面不同植被冠层降雨截留模型模拟效果及适用性评价[J]. 佘冬立,刘营营,邵明安,陈友林,彭世彰,周蓓蓓.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6)

博士论文
[1]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区尾巨桉中龄林水文特征研究[D]. 任世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2]黄土高原北部典型灌丛降水再分配特征及其蒸散耗水规律[D]. 杨宪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黑河上游天老池流域乔木林降雨截留特征的研究[D]. 高婵婵.兰州大学 2016
[2]人工降雨条件下林木对截留和产流产沙的影响[D]. 赵玉丽.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33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33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