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30 11:46
  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回归于个体农户,农民的社会自主性得以恢复和增强,并由此产生提高其社会政治地位的强烈组织愿望。而伴随着经济制度的调整,国家也逐渐以乡政村治模式取代了人民公社建制,国家体制性的权力边界收缩至乡镇,并通过在村庄建立农民自治组织,形成国家权力与村社自治权力相分离的基层政权体制;但是,在实际的村民自治过程中,村民委员会常常沦为乡级政权的派出机构,使农民的权益需求得不到真正的代表和反映。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庄内部出现了阶层的分化现象,农民之间呈现出多元的观念认识与利益诉求,村庄社会也面临着复杂的冲突与矛盾,诸如土地权益、弱势群体、劳资紧张等问题,甚至频频出现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但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往往由于物质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匮乏而不能予以良好的解决。而农村民间组织作为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且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它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具备接近农民群众、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能够代表不同阶层农民的利益诉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村民间组织和乡村治理的概念分析
    一 农村民间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一) 民间组织的含义
        (二) 农村民间组织的含义
        (三) 农村民间组织的类型
        (四) 农村民间组织的特征
    二 乡村治理的概念
第二章 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 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背景
        (一) 村委会的行政化趋向与自治功能的缺失
        (二) 村委会职能的不断增加与资源有限的矛盾
        (三) 农民内部阶层不断分化
        (四) 农村人口流动不断增加
    二 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 治理与善治理论
        (二) 公民社会理论
        (三)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四) 非营利组织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
    一 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二 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三 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 有利于农村优良传统文化道德的宣传
    五 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
    六 有利于实现乡村的善治
第四章 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
    一 有关农村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 政府对农村民间组织控制过严而具体管理不足
    三 农村民间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四 政府和农民对农村民间组织的认识模糊
第五章 促进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路径
    一 完善有关农村民间组织的法律规范
    二 加强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
    三 规范农村民间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
    四 进一步开发农村民间组织的服务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42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42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