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动因及其发展实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16 05:54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作为村级权力调控的创新型制度实践,是针对村民自治制度出现的弊端产生的,其目的在于维护村庄的正常秩序,改善基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本文从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运行实践出发,分析研究了这一制度的产生是根源于村干部权力膨胀与农民民主意识觉醒的内在嬗变以及现代性渗透与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外在嵌入的双重影响。此外,这一制度的设计有其自身的原则和特点,在实现村民利益表达、村务监督、权力制约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实施在取得一定民主监督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监督过程形式化严重、村民认可度低、组织成员不稳定,等等。对此,应从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创新监督机制、扩大民意测评、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四个方面予以优化。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动因
    1.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产生的内部动因
        (1)村干部的权力膨胀。
        (2)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2.村务监督委员会产生的外部动因
        (1)现代性的深度介入。
        (2)政府的推动与引导。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设计
    1.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的原则
        (1)村民自治原则。
        (2)基层民主原则。
        (3)权力制约原则。
    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特点
        (1)政治性。
        (2)自主性。
        (3)相对独立性。
    3.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运行功能
        (1)利益表达功能。
        (2)村务监督功能。
        (3)权力制约功能。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运行实态
    1.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整体的运行成效
        (1)维护村民利益,实现民意表达。
        (2)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
        (3)加强财务监督,实现公开透明。
    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困境
        (1)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2)监督职能不充分、不合理。
        (3)农民认可度较低。
        (4)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不稳定。
    3.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运行的制约因素
        (1)制度设计需进一步完善。
        (2)监督力量整合困难。
        (3)公开度和透明度不够。
        (4)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
    4.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路径
        (1)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2)创新监督机制。
        (3)扩大民意测评。
        (4)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本文编号:3956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56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