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乡村秩序:村社自治与政府治理——以漳州市朝阳镇“庙会宴客禁令”的个案分析为进路

发布时间:2024-06-28 02:38
  从“皇权不下县”的乡绅治村,到国家政权高度整合压制村社自治;从权力下放的乡政村治到多元化权力的治理模式,国家治理与村社自治之间的界限影响着乡村秩序。如今,我国的乡村治理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并存。法律文本中明确规定着村社自治权与政府治理权的界限和原则,但现实生活的场景远比我们想象的生动丰富。庙会是村社传统习惯,是村社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中具有完整内生性制度推动庙会秩序的运行,因此庙会秩序是无需法律的秩序,属于村社自治的事项;但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庙会——尤其是庙会宴客,铺张浪费攀比对地区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打架斗殴、交通事故等治安问题不断涌现,而这是政府的治理范围。那么村社自治与政府治理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二者是否存在耦合的空间与条件? 基于此,本文分为包括导论的七个部分对上述问题予以讨论: 导论通过观察漳州市朝阳镇政府的“庙会宴客禁令”现象提出文章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对象,同时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评述,以找到本文的研究起点。 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明确我国现阶段乡村治理结构模式。同时研究乡村治理中正式与非正式的组织和规则,从而为下文的论述提供相...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述评
        1.2.1 乡村治理中的秩序
        1.2.2 乡村中法律、习惯与乡规民约的运行
        1.2.3 宗族、庙会与乡村秩序
        1.2.4 政府、法律与社会规范
        1.2.5 小结
    1.3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乡村治理的结构、组织与规则
    2.1 乡村治理的结构及变迁:以国家介入为视角
    2.2 乡村治理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2.3 乡村治理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
3. 漳州市朝阳镇“庙会宴客禁令”的个案表达
    3.1 漳州市朝阳镇及其庙会概况
    3.2 庙会自身的组织、规则与秩序
    3.3 政府治理庙会的措施与“庙会宴客禁令”的出台
4. 村社规则自治与外部法律规制不足
    4.1 庙会宴客:一种村社的习惯压力
    4.2 村社内部规则自治及其不足
    4.3 庙会宴客的法律意涵及法律规制不足
    4.4 小结
5. 选择性干预:政府治理庙会的约束
    5.1 政府治理庙会的法律约束
        5.1.1 村社自治权与政府治理权的界限
        5.1.2 民事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界限
        5.1.3 小结
    5.2 政府治理庙会的社会约束
6. 正式与非正式执法:政府治理庙会的实践
    6.1 模糊化禁令的性质:倡议或行政行为?
    6.2 通过村社组织的控制与实施:转化与内化
    6.3 禁内堵外与罚款威胁
    6.4 村民们的认知与反应
7. 代结论:乡村秩序——村社自治与政府治理的整合再生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朝阳镇各村“过节”(闹热)情况调查一览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朝阳镇政府简报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996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96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