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溯源及途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6-10-06 20:08

  本文关键词: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溯源及途径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溯源及途径探析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0 13:03:01

摘 要:西方国家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确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西方国家一直注重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且效果显著。从理论到实施途径都有着比较完备的系统,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加强对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大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溯源;途径
一、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溯源
    西方国家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从苏格拉底的“助产师”方法,到杜威的德育理论,再到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为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首先,苏格拉底“助产师”方法认为,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的促动者、引导者和“助产师”。苏式的方法,奠定了西方道德教育注重启发的传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道德教育课中的传播和灌输.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理想目的是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的主张以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理解人与人相处之道,从身体力行中体会如何去做一个好公民。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影响深远,美国非常重视社会环境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再次,纽曼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理论  纽曼主张把有关公民行动的活动和道德推理,价值分析内容结合起来,提出了学科教学与社区参与计划相结合的社区问题课程,纽曼的设计的社区问题课程是长期的学科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有促进他们主动加入社区活动。以上三种理论外,还有许多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论述,如柏拉图强调要通过环境的影响、音乐、文学的感染、行为习惯的培养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洛克认为“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他们应该做或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等等主张“渗透性”“隐蔽性”的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西方国家进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承认并尊重人的个性和情感,重视环境、音乐、公共设施、社区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
二、 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途径之一:学校教育隐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西方国家,学校无疑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课程设置、校园环境、学生活动方面,处处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从课程设置上看,除了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更加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门课程中,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①其次,从校园文化上看,西方国家的学校非常注意校园物化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物化环境建设方面,如“美国得克萨斯州柏拉诺校区,规定了12种良好公民意识和健康品行要求,每个班级都在教室张贴这12种品性要求,以引起学生注意;而该区的赫德考斯学校更是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学校的计算机,这12种品质都会出现在屏幕上。”②再次、从校园实践活动看,在西方国家开展实践活动也是学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几乎所有的学校都特别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日本一些学校推行一种“上山下乡”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接受劳动教育。③
(二)途径之二:社会教育中隐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发挥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提供各种有用的社会资源。一方面,西方国家常常巧妙隐蔽和全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社会公共环境之中。在美国,星条旗无处不在,统治者认为应该悬挂国旗的地方都挂着国旗,一般市民被爱国主义熏陶的结果,也认为该挂国旗的地方应悬挂国旗,没有人认为这是庸俗化的做法,也没有认为这是在搞形式主义,也没有任何批评这种做法的舆论就以美国国旗为例,更不会引起逆反心理,这实际上潜移默化中于民众确立了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稳定观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很注重开展广泛的社会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带有很强的隐蔽性。主要有以下活动:其一、借助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公众人物也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原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全美推行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起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④其二、 利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场所,以生动的实物、资料教育人、熏陶人。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现实生活中,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情境。美国公民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非常注重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以达到“无意识性”的教育。其三、充分发挥社区和社团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社区发展运动”在西方由来已久。在20世纪初,美、英、法等国家就开展了“睦邻运动”,以培养居民自治和互助精神。比如,美国的各式各样的社会团体,如救世军、联合基金会、妈妈之家、妇女援助机构等,这些社团对参加活动的人起到通过实践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作用,对社会起到了传播精神文明,形成了良好的作用。
(三)途径之三:宗教活动中隐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西方国家,宗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宗教教育处处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宗教团体每时每刻都以上帝的名义向大多数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借助宗教信条传达国家精神和价值观念。“美国政府极其重视利用公民宗教作为实行统治的思想舆论工具,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来营造公民宗教信仰的浓厚氛围。课程、教科书、小说、图画、影视作品里有大量的史地掌故,英雄人物的传记、神圣事件的内容、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麦克阿瑟等人的事迹家喻户晓、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及独立节,阵亡将士纪念日,感恩节的来历人人耳熟能详。葛底斯堡、阿林顿国家公墓,战争纪念碑、国会大厦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长年开放,供人瞻仰。总统就职典礼,国葬以及上述各种节日,都是公民宗教的神圣仪式,有些庆典甚至演变成民俗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美国公民自幼年起,就时时处处感受到“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下一篇:展示办学特色 打造学校品牌 ——高中办学的目标和主旋律

相关文章


  本文关键词:西方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溯源及途径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32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