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的邻避运动及其治理之道

发布时间:2024-05-25 10:55
  美国邻避运动大致可分为萌芽、个人分散抗争、组织化抗争三个阶段。引发邻避运动的主要因素包括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效应造成地区间成本—效益分布不均、选址决策程序不规范、公众权利与义务意识不对等。20世纪90年代,美国逐步探索出以公众参与为制度基础、补偿激励机制为利益驱动、权利义务一致性的认同教育为精神支撑的邻避治理机制。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邻避运动的发展脉络
    (一)前邻避运动时期(20世纪70年代前):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代价
    (二)邻避运动早期(20世纪70至80年代):离散化的个体抗争行为
    (三)后拉夫运河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集聚化的组织抗争
二、美国邻避运动的成因
    (一)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
    (二)邻避设施选址黑箱决策
    (三)公民环境权利意识与义务承担意愿的不对称
三、美国邻避治理之道
    (一)制度基础:公众参与制度
    (二)利益驱动:建立补偿激励机制,平衡成本利益分布
    (三)精神动力:权责一致的认同教育



本文编号:3982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982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