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10:02
  中国腹地的考古学文化长期被考古学界笼统的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化系统。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与长江之间,整片流域东临黄海,西源桐柏、伏牛两山,南以大别山、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与长江比邻,北屏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同时和黄河流域接壤,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形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但淮河区域的文化还是一并被分为两个部分,黄河流域文化占据淮河以北,淮河以南则纳入长江流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各地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考古学家如高广仁、邵望平等人对此展开研究,发现淮河流域确实存在一个独立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文化系统之外的史前文化系统,它与黄河文化系统和长江文化系统呈平分天下之势。随着考古资料的相继发表,淮河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日渐清晰,学术界对该地区各文化的年代学分析及比较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时期的主要遗址出土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岩相、物相、元素成分、烧成温度等方面的分析检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原料特点、...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陶瓷的历史发展回顾
    1.2 中国古陶瓷的科技考古发展
    1.3 陶瓷考古常用分析方法
        1.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1.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1.3.3 拉曼光谱分析
        1.3.4 热膨胀分析
        1.3.5 陶器的显微结构分析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淮河流域中下地区距今7000-5000年主要文化遗址概述
    2.1 侯家寨文化
        2.1.1 侯家寨遗址发掘情况
        2.1.2 侯家寨文化概述
    2.2 万北文化
        2.2.1 万北遗址发掘情况
        2.2.2 万北文化概述
    2.3 青莲岗文化
        2.3.1 青莲岗遗址发掘情况
        2.3.2 青莲岗文化概述
第三章 淮河流域中下游陶器产地研究及羼和陶的制作工艺
    3.1 样品介绍
    3.2 实验方法及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射线荧光分析
            3.3.1.1 样品处理
            3.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2 岩相分析
            3.3.2.1 样品制备
            3.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3.3.3.1 样品制备
            3.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4 拉曼光谱分析
            3.3.4.1 样品制备
            3.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5 烧成温度分析
            3.3.5.1 样品制备
            3.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黑陶和彩陶的制作工艺研究
    4.1 彩陶及黑陶的研究现状
    4.2 彩陶及黑陶的制作工艺研究样品介绍
    4.3 实验设备
    4.4 结果分析
        4.4.1 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
        4.4.2 拉曼光谱分析
        4.4.3 扫描电镜(SEM-DES)
        4.4.4 重烧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8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98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