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奎因逻辑实证主义_《山西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1 13:29

  本文关键词:奎因逻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10年

奎因逻辑思想研究

张宇  

【摘要】: 威拉德·范·奥曼·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逻辑实用主义的创始人,西方分析哲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有关逻辑方法的论述,本体论的相对性、整体论思想、以及“对经验论两个教条”的批判等等,都对国内外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研究奎因的逻辑思想,包括他对于“真”的见解,求真的方法,对于深层次了解奎因哲学理论,以及奎因哲学对于当今逻辑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等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本文分为三部分探讨了奎因的逻辑思想: 第一部分探讨了奎因逻辑思想的渊源。包括逻辑经验主义、数理逻辑理论对于奎因的影响,以及逻辑实用主义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对奎因的逻辑思想展开了分析。其中包括奎因对于逻辑范围的限定,而后探讨了逻辑在奎因眼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区别,集中探讨了集合论和约定论的问题。接着本文对奎因的“经验的两个教条”进行了着重探究,分析了第一个教条和第二个教条,并指出了奎因论述上的偏颇之处。 第三部分探讨奎因的逻辑思想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探讨了奎因的逻辑方法对于哲学研究方式的改进,包括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对于科学哲学的促进、本体论承诺的研究、对于当代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促进等。另一方面,探讨了奎因的逻辑方法对于逻辑学的影响,包括他的本体论学说、对模态逻辑的批判、现代逻辑的应用、对于终极真理的否认等。 结束语部分,对奎因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以及奎因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1-0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奎因逻辑思想的渊源10-13
  • 1.1 逻辑经验主义对奎因的影响10-11
  • 1.2 数理逻辑对奎因的影响11
  • 1.3 逻辑实用主义的形成11-13
  • 第二章 奎因的逻辑思想分析13-29
  • 2.1 奎因对"逻辑"的范围限定13-16
  • 2.1.1 奎因对逻辑真理的见解13-14
  • 2.1.2 奎因对逻辑命题的划分14-16
  • 2.2 奎因对逻辑与其他学科的区分16-19
  • 2.2.1 集合论与逻辑的关系16-17
  • 2.2.2 语言"约定论"与逻辑的关系17-19
  • 2.3 奎因对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的批判19-29
  • 2.3.1 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批判19-23
  • 2.3.2 对还原论的批判23-26
  • 2.3.3 奎因论述上的偏颇之处26-29
  • 第三章 奎因的逻辑思想产生的影响29-36
  • 3.1 奎因的逻辑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影响29-31
  • 3.2 奎因的逻辑思想对逻辑学的影响31-36
  • 结束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附录40-4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涂茜;;论蒯因对分析—综合两分法的批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2 翟玉章;蒯因论逻辑真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吴新民;奎因的逻辑哲学思想探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陆玉胜;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5 江怡;论蒯因的逻辑斯蒂主义[J];哲学动态;2005年03期

    6 王路;;逻辑真理是可错的吗?[J];哲学研究;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敏;论亚相容逻辑中的“矛盾”——达科斯塔的亚相容逻辑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洪礼维;赵光军;;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生产方式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强;;道德哲学的三种悖论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刘叶涛;;先验偶然真理理论探究——论克里普克对康德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李先国;;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海派秧歌的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马保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郁锋;;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本体论承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付恒阳;段联合;;论科学发现的非偶然性——默顿的科学多重发现思想评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刘振罡;;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与可行性发展分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赵营波;;完整的世界与大协调策略题记:打破一个圆,就得再建一个圆,不能留缺口[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霄;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莉敏;俄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徐敏蓉;高中数学课程中向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于莉莉;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阐释理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心力;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邵喆静;基于“义以生利”经济思想构建现代企业义利观[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接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朝辉;从道金斯与古尔德之争看达尔文主义的未来发展及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庆熊;蒯因驳斥的只是狭义分析性的概念吗?——对蒯因批判分析与综合两分法的辨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盾;作为一个话语系统的分析哲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06期

    3 郭继海;论分析性与综合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植物;;凤凰飞于云霄——杰奎因·菲尼克斯小传[J];电影;2006年04期

    2 周宏;奎因对现代经验主义的批评[J];常熟高专学报;1998年03期

    3 周建斌;奎因的语言哲学思想[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仲智囡;美国当代画家哲劳·奎因的答问[J];美苑;1997年06期

    5 张莉敏;论奎因对模态逻辑的批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胡玻;论奎因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应奇;本体论的相对性与优先性——从奎因到斯特劳森[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5期

    8 王路;;感受奎因[J];博览群书;2007年04期

    9 薛金玲;“本体论的承诺”──奎因哲学思想述评[J];学术探索;1995年03期

    10 柴生秦;论奎因对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批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育平;杨雪琴;李铀;万哲;;亚麻纤维坯布对常见皮肤癣菌的抑制作用[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张大松;;理论确证的分析真与整体论——从逻辑经验主义到格莱莫尔[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4 李国山;;第三次语言学转向?——评杰罗德·卡茨的意义形而上学[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武;李青山;王新伟;;负离子系列产品的抗菌性能研究[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留华;;追寻一位逻辑学伟人[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潘圣婴;白石平;;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述略[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8 马钦荣;;可贵的探索——读《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哲学探析》[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9 梁庆寅;;略论真值载体[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10 李国山;;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一;[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徐尚志译 屠孟超校;[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3 晨笛 编译;[N];中国服饰报;2008年

    4 周祺 译;[N];中国黄金报;2006年

    5 [美]理查德·坎伯/文 吴万伟/编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驻京记者陈婧;[N];辽宁日报;2009年

    7 记者 郭春菊;[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唐茵;[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黄敏;[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新一 编译;[N];中国服饰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蕴;斯特劳森的识别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沈映涵;新分析法学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田小飞;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及其规范性[D];清华大学;2008年

    5 葛欢欢;普特南实在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漪;经验中的先验[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广森;本体论语境中人的本性审视[D];吉林大学;2005年

    8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蒲秋梅;基于Ontology和Agent的电子商务协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栋;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中的语言与实在[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奎因逻辑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孙梦蓝;奎因真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奇;奎因对经验论两个教条的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张绍友;迷雾中的“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彬;奎因逻辑真理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6 杨平平;哪种自然主义认识论?[D];复旦大学;2010年

    7 孟坦;奎因逻辑真理学说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聂成丽;奎因与模态逻辑的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建江;奎因逻辑真理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崔国军;试论奎因的意义理论[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奎因逻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