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逻辑演绎

发布时间:2021-08-14 06:44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思想来源于Gurley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中介论与新货币经济学关于竞争性内在货币的论述。本文借助青木昌彦用演化博弈研究日本主银行制变迁的分析框架,探索建立一个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并向内在货币演化的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体系,并据此对中国外在货币内在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 本文在Marimon初始模型的基础上简化了内在货币和外在货币的外延,先去掉政府变量,然后逐步加入Klein的商誉资本概念和政府预算约束以分析货币竞争均衡,同时考察商誉资本和政府承诺对时间不一致问题的影响,试图从理论上解决外在货币内在化的可行性问题,以避免内在货币制度中通过过量发行或搞恶性通货膨胀来获取最大利润的问题。其次,本文对外在货币内在化的一般过程进行了研究。外在货币内在化是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的,此模型以Gurley和Shaw的外在货币模型为基础,加入具有计划经济特征的政府货币系统,借助博弈域的概念将所有要素纳入制度化关联的共时结构。在此基础上,按照货币与银行演化的两条主线分析外在货币内在化的全过程,实现货币与银行在社会交换域、政治域、组织域和交易域的角色转换,通过社会嵌入和重叠的社会嵌入实...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内在货币的竞争性供给
        1.2.2 内在货币的竞争性支付体系
        1.2.3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一般规律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外在货币与内在货币
        1.3.2 社会交换域、政治域、组织域与交易域
    1.4 逻辑结构和创新点
        1.4.1 逻辑结构
        1.4.2 创新点
第2章 内在货币竞争均衡与时间不一致问题分析
    2.1 给定供给政策的货币竞争均衡
    2.2 私营发行、政府预算约束与货币竞争均衡
        2.2.1 内在货币私营发行
        2.2.2 政府预算约束
        2.2.3 货币竞争均衡
    2.3 商誉资本、政府承诺与时间不一致问题
第3章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一般过程分析
    3.1 外在货币模型与外在货币的运行
        3.1.1 外在货币模型
        3.1.2 外在货币模型中的域
        3.1.3 外在货币的运行
    3.2 外在货币内在化与纵向信用联系
        3.2.1 共有信念缺失
        3.2.2 准发展型国家困境
        3.2.3 关系型融资租金激励
        3.2.4 纵向信用联系形成
        3.2.5 对传统制度的整合
    3.3 内在货币竞争与横向信用联系
        3.3.1 内在货币竞争加剧
        3.3.2 政府预算硬约束
        3.3.3 声誉租金激励
        3.3.4 横向信用联系成熟
        3.2.5 防止过度竞争与高通货膨胀
第4章 中国外在货币内在化的实证分析
    4.1 外在货币与内在货币消长的演化轨迹
    4.2 内在货币投资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4.2.1 变量选取及单位根检验
        4.2.2 三个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4.2.3 三个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4.3 银行中介效率与市场结构、治理结构的演化轨迹
        4.3.1 演化轨迹
        4.3.2 多元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4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制度分析
        4.4.1 集中计划型金融体制确立(1952——1963年)
        4.4.2 政府中介集中体现(1964——1979年)
        4.4.3 纵向信用联系形成(1979——1997年)
        4.4.4 内在货币竞争崭露头角(1997——2004年)
    4.5 中央银行职能的演化趋势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励与约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分析[J]. 高晓红.  当代经济科学. 2001(02)
[2]21世纪金融业基本功能的重新整合及其演变趋势[J]. 潘英丽.  国际金融研究. 2001(03)
[3]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因素及金融贡献度[J]. 王广谦.  经济研究. 1996(05)



本文编号:3341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341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