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

发布时间:2021-10-11 19:54
  “引画入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一个部分,岭南园林在造园之时也无可置疑的受到中国山水画非常大的影响,其造园元素也呈现出山水画境的趋向。从山水画的空间来分析,以绘画形式作为空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设计特征,中国山水画以“卧游”和“畅神”来表明山水画与园林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属性,岭南园林亦是如此。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在岭南园林空间表述为一种经由经验哲学空间的重复感知引起的知觉空间,这种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于“看”的空间观念,而是一种基于“游观”之下,经由气韵、形、神的相似所营造的“观”空间概念。以“观”为基础,岭南园林采用开、合、廊道曲折等等来作为切入山水画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进而呈现岭南园林山水画卷轴式的空间层次;在“观”的影像体验下,使岭南园林在小小庭院里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空间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山水画写意的内在动力,也是画到空间的形式转移。基于“观”之下的信息转换使岭南园林形成连续性无限扩展的山水画时空系统。画论之“经营位置”在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既是经营布局同时也是“置陈布势”。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在“折高折远”的空间妙理之下,让山水画的...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


-1“一池三山”的空间意向

南越国,宫苑,水渠,遗迹


图 2.1-1“一池三山”的空间意向(清)袁江.蓬莱仙岛图.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形式。(图 2.1-1)[5]作为目前我同发现年代最早的宮苑园林实例,现所发掘的南越同宫署御苑遗址里,筑有石构宫池、曲流石渠(图 2.1-2)、排水设施(图 2.1-3)、水井、石渠、平桥与水井、砖石走道(图 2.1-4)等重要的南越国宫苑遗迹。其中最大是仰斗式大水池,面积约 4000 平方米,外观近似方形,其池底平整,用碎石铺砌。“蕃池”、石柱,动植物的遗存反映出了当时南越王宫园林的植物的多样性。西汉南越国宮苑园林“一池三山”完全呈现了道家仙山的学说,说明岭南园林思想根源之一来之于道家“自然”观。

南越国,宫苑,排水设施,遗迹


图 2.1-1“一池三山”的空间意向(清)袁江.蓬莱仙岛图.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形式。(图 2.1-1)[5]作为目前我同发现年代最早的宮苑园林实例,现所发掘的南越同宫署御苑遗址里,筑有石构宫池、曲流石渠(图 2.1-2)、排水设施(图 2.1-3)、水井、石渠、平桥与水井、砖石走道(图 2.1-4)等重要的南越国宫苑遗迹。其中最大是仰斗式大水池,面积约 4000 平方米,外观近似方形,其池底平整,用碎石铺砌。“蕃池”、石柱,动植物的遗存反映出了当时南越王宫园林的植物的多样性。西汉南越国宮苑园林“一池三山”完全呈现了道家仙山的学说,说明岭南园林思想根源之一来之于道家“自然”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咫尺千里”到“夹岸为谷”——由唐代韩休墓山水图谈晋、唐山水画空间表现之变迁[J]. 刘晓达.  美术观察. 2017(11)
[2]生态学视角下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群落的地域性特征[J]. 黄柳菁,张嘉灵,陈红锋,刘兴诏,张增可,邓传远.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6)
[3]论无锡近代园林的艺术价值[J]. 刘晓明,薛晓飞,高凡,顾怡华.  中国园林. 2017(10)
[4]影像时空建构的审美感知——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时空意识谈起[J]. 赵莉.  电影评介. 2017(19)
[5]中国传统山居观对环境设计的影响[J]. 董雅,郭滢.  中国园林. 2017(08)
[6]“俗则屏之,嘉则收之”:论中国传统园林的声音美营造智慧[J]. 袁晓梅.  中国园林. 2017(07)
[7]明后期戏曲对江南园林的变化的影响[J]. 杨翼.  中国园林. 2017(07)
[8]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微气候营造——以瞻园为例[J]. 熊瑶,金梦玲.  中国园林. 2017(04)
[9]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激荡——管窥晚明园林设计的转型[J]. 刘君敏,张玲.  中国园林. 2017(02)
[10]江南园林夹院理景手法及其美学探义[J]. 张甜甜,王浩,连泽峰.  中国园林. 2017(01)

博士论文
[1]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D]. 杨新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传神论的起源[D]. 罗小珊.中国美术学院 2013
[3]随类赋彩新解[D]. 刘瑶.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4]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 梁明捷.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林泉高致》实践价值研究[D]. 周小庄.中国美术学院 2012
[6]“远”—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研究[D]. 徐学凡.南开大学 2012
[7]形似与非形似:西方人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绘画[D]. 施錡.上海戏剧学院 2012
[8]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庄少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华南理工大学 2011
[10]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 邵金峰.山东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潘家园宅—清代广州行商园林个案研究[D]. 彭玮卿.华南理工大学 2009
[2]《园冶》与《一家言·居室器玩部》造园意象比较研究[D]. 段建强.郑州大学 2006
[3]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 谢晓蓉.北京林业大学 2005
[4]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关系之探讨[D]. 张兰.浙江大学 2004
[5]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D]. 孟宪军.暨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31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31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c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