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礼物的本质与实践逻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21:42
  礼物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种极为重要的存在物,也是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式。研究礼物问题,目的不仅在于研究并建构“礼物”这个范式本身,而且利用该范式并透过“礼物”这一维度去理解、诠释、探究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及人类历史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规律。礼物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初始礼物实践是少数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其神奇效果,逐渐为更多的人效仿,最终成为一种普遍的思考问题的范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礼物效应。当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或组织效仿,礼物实践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是谓礼物现象。礼物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礼物是礼化之物,即礼意化、礼仪化、礼程化的物品,是礼的存在物。礼物,存在礼性与物性、灵性与理性、礼物与商品、赠予与回报、义务与自由、象征与功利等属性。(1)礼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是“礼”与“物”的结合体。礼物是“礼性”与“物性”、真与善的统一。(2)历史地考察,礼物既有灵性,也有理性。礼物的灵性是一种信仰、情感的表达,礼物的理性是一种科学、知识、认知的表达。(3)礼物和商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礼物不可异化、不是纯自由的行为、建立起的是人...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礼物
    第一节 礼物的起源
    第二节 礼物效应、礼物现象、礼物社会
    第三节 礼物定义
第二章 礼物的本质
    第一节 礼性与物性
    第二节 灵性与理性
    第三节 礼物与商品
    第四节 赠予与回报
    第五节 义务与自由
    第六节 象征与功利
第三章 礼物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礼物所指向的关系
    第二节 礼品的生产
    第三节 礼物所指向的交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物悖论与礼物政治:以实践观点为中心[J]. 刘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重建”礼物关系?——礼物与商品的社会关系指向之争[J]. 赵爽,杨波.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论儒家的礼物观[J]. 孙邦金,陈安金.  哲学研究. 2013 (10)
[4]礼物交换:“崇高主题”还是“支配策略”?[J]. 刘拥华.  社会学研究. 2010(01)
[5]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J]. 汲喆.  社会学研究. 2009(03)
[6]莫斯“礼物交换世界”中的人性诉求[J]. 李银兵,甘代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物的社会生命:人情伦理与等级秩序——兼论《礼物的流动》[J]. 杨涛,吴国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8]礼物、关系和信任[J]. 林升栋.  广西民族研究. 2006(04)
[9]物的社会生命?——莫斯《论礼物》的解释力与局限性[J]. 王铭铭.  社会学研究. 2006(04)
[10]农村社会人情关系下的礼物交换——以山东省董家村为例[J]. 张艳玲,屈锡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硕士论文
[1]礼物诗学:西方文论中的礼物话语[D]. 王晓婷.兰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87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87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