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利率监管的法治逻辑 ——以利率的社会性为基石

发布时间:2021-11-28 09:39
  在经济学和法学领域,传统研究范式基于利率之借贷资金价格属性单一认知的逻辑起点,只能推衍出全盘否定政府干预的利率自由化的正当性,从而使利率监管遭遇了根源于利率本体属性片面认识上的逻辑疑难。该逻辑疑难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将利率扭曲全部归咎于利率管制的根本动因。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要素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背景下,补正对利率本体属性单一认知的逻辑缺陷,实现利率监管在利率本体属性上的逻辑自洽,不仅是引导市场主体正确认识利率监管的理论基石,而且是以法治的逻辑及时回应利率市场化图景中是否仍然需要对利率进行监管以及如何进行监管的时代命题。借助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论文提出了利率的社会性概念:通过发挥金融杠杆功能,利率具有引导借贷资本配置方向,从而参与到宏观和微观经济生活之中影响整体社会生态的外在倾向和内在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利率的二重性概念:嵌入利率本体之中的价格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合。通过阐释利率二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利率社会性规定了利率价格属性发挥作用的限度,利率的价格属性也预设了利率社会性发挥作用的边...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2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聚焦
    二、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五、论述框架及创新之处
    六、关涉概念的提前界定
第一章 利率监管:一个期求逻辑自洽的时代命题
    第一节 利率监管的源流与嬗变
        一、嬗变的远因:古典自由主义“利率自由”范式的没落
        二、嬗变的近因:利率管制的勃兴及其局限
        三、嬗变的结晶:利率监管——对利率管制的扬弃和超越
    第二节 利率监管的理论困境:利率设定标准的逻辑缺陷
        一、实证必要性的凸显:设定利率标准的经验理性
        二、理论正当性的缺位:设定利率标准的“囚徒困境”
        三、法治逻辑上的缺陷:设定利率标准的良法之惑
    第三节 利率监管理论困境的中国映象:利率扭曲的归因误区
        一、利率扭曲及其影响
        二、利率扭曲动因的实证分析: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三、利率扭曲归因误区的影响及其本质
    第四节 一个刑法维度的利率监管话题:高利贷应否入罪?
        一、高利贷行为的内因:人性中的贪婪倾向
        二、高利贷行为的外因:民间融资利率阶段性高企
        三、我国现阶段“高利贷”的主要特点
        四、高利贷行为应否入罪:多视角审度的权衡
第二章 利率监管逻辑起点补正:基于对利率属性的分析
    第一节 一个研究工具: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的引入
        一、社会合作体系概述
        二、社会合作体系中的主体结构:以资本形态的界分为基础
        三、社会合作体系中的利率规则
    第二节 利率的社会性:隐藏在价格属性背后的本真
        一、利率社会性的基本内涵
        二、利率社会性的实践动因
        三、利率社会性的价值定位
        四、利率社会性的限度
    第三节 利率的二重性:价格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合
        一、利率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二、利率二重性的理论来源:利率与利润率的辩证关系
        三、利率二重性的价值:深化认识利率监管的新视角
        四、利率二重性的限度
    第四节 利率二重性与利率价值维度的接洽
        一、利率价格属性与效率及自由价值维度的接洽
        二、利率社会性与公平及安全价值维度的竞合
        三、利率的价值冲突在利率二重性上的反映
    第五节 利率监管的内在机理:利率二重性的矛盾与统一
        一、利率监管与利率二重性的对立
        二、利率监管与利率二重性的统一
第三章 利率监管的基本理念:关注整体合作效能的思维机制
    第一节 利率监管的实质正义理念
        一、实质正义的一般解读
        二、实质正义理念在利率监管视阈内的基本内涵
        三、实质正义在利率监管范畴内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 利率监管的社会本位理念
        一、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社会本位概念
        二、社会本位理念在利率监管视阈内的基本内涵
        三、社会本位理念在利率监管范畴内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利率监管的多维均衡理念
        一、多维均衡理念的法经济学内涵
        二、多维均衡理念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利率监管的差别对待理念
        一、差别对待的一般解读
        二、利率监管视阈内差别对待理念的内涵
        三、差别对待理念法律化的重点问题
    第五节 利率监管的风险防控理念
        一、利率监管视阈中衍生风险的特点
        二、利率监管风险防控理念的基本内涵
        三、利率监管风险防控理念的实现路径
第四章 利率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化建构
    第一节 一个核心工具: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概念及其设定原则
        一、从借贷资金价格属性出发设定利率规制标准的逻辑局限
        二、以利率二重性为理论基础的一般均衡利率区间概念
        三、基于社会合作体系分析框架的一般均衡利率区间设置原则
        四、对一般均衡利率区间的简要总结
    第二节 基于利率二重性的利率监管法律制度体系设想
        一、利率监管与行政法、民法及刑法之间的接洽
        二、在利率监管法规中设置适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例外情形
        三、利率监管的法定程序:以透明化操作为指引
        四、监管主体及其权力配置
    第三节 利率监管法规与相关经济法规的统筹协调
        一、与宏观调控领域的政策法规相协调
        二、与金融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利的理性[J]. 邓纲,连牧川,张瑞玺.  金融法苑. 2015(01)
[2]利率理论演变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J]. 王华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人民币利率管制的扭曲效应、规则缺陷和制度重构[J]. 邓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 李菁,蔡彤娟.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8)
[5]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程序规制研究[J]. 周昌发.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04)
[6]金融领域的大规模违约对违约责任制度的挑战[J]. 陈醇.  法治研究. 2014(07)
[7]17-18世纪英法关于限定利率最高上限的争论[J]. 左大培.  当代经济研究. 2014(05)
[8]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J]. 张明楷.  人民检察. 2014(09)
[9]应赋予央行利率监管权——访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J]. 马腾跃.  中国金融家. 2014(04)
[10]诸神之争、法制型支配与正当性——韦伯合法性理论的再认识[J]. 白中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博士论文
[1]新分析法学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 沈映涵.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我国放松利率管制过程中的利率监管问题研究[D]. 薛玉连.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24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24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