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传统村落生活的逻辑 ——农民“历史感”与“当地感”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2-29 10:40
  生活是需要理由的,在传统中国村落里生活更需要理由。村落的“历史感”与“当地感”是人们对宗族祖宗、村落历史、自我、族人以及未来生命的体验和情感意识,它是从祖辈那里继受而来,并不间断地往下寄托和传递。村落的“历史感”与“当地感”在超越性层面为人们生活在村落里开凿了确在的“理由”,使人们能够在村落内部获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使安身立命成为可能。同时,“历史感”与“当地感”也在规范性层面为村落社会提供了一整套基础的价值理念、秩序原则和伦理规范,从村落生活的不同面向规定和调整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确定村落生活和交往的基本模式和结构。村落的地方性共识与规范把拥有相同“历史感”与“当地感”的人结合在一起构筑一个个紧密的伦理与功能共同体,而把缺乏这种“历史感”与“当地感”的人排除在村落共同体之外。在传统村落,不同的群体获得“历史感”与“当地感”的方式和渠道不尽相同,这意味着人们在村落社会的等级结构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分享不同的权利(权力)和应尽不同的责任。一个男子天生就拥有生活在村落里的“理由”,他们的“历史感”与“当地感”从祖宗和父辈身上继受而来,并寄托在子嗣身上从而传之后世,他们是村落的真...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村落生活中的农民何以安生立命?——相关研究的综述
    三、对本文叙述的说明
第一章 “历史感”与“当地感”的概念表述
    一、村落生活的理由
    二、村落的“历史感”
    三、农民的“当地感”
第二章 “历史感”与“当地感”的两个层面
    一、村落“历史感”与“当地感”的超越性层面
    二、村落“历史感”与“当地感”的规范性层面
    三、传统农民的社会性价值
    四、村落的基础秩序
    五、传统村落的生活伦理
    六、小结
第三章 村落“他姓”村民的“历史感”与“当地感”
    一、几个实例
    二、时间上的“历史感”和空间上的“当地感”两个纬度
    三、“屋里人”与“外人”的纠葛
    四、入谱与进宗祠的缠绕
    五、小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四章 村落男子的“历史感”与“当地感”
    一、村落男子对祖宗与村落的情感体验
    二、男子的宗族责任与村落义务
    三、男子对族人的义务
    四、村落男子的家庭责任
    五、小结
第五章 村落妇女的“历史感”与“当地感”
    一、外婚制与宗族性社会结构
    二、妇女的村落角色及其理由
    三、未嫁从父:妇女在父姓村落的“历史感”与“当地感”
    四、既嫁从夫:妇女在夫姓村落的“历史感”与“当地感”
    五、夫亡从子:妇女亡夫之后的“历史感”与“当地感”
    六、讨论:古老命题的新解释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湘南宗族性村落的面子观[J]. 杨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也论“面子”——村庄生活的视角[J]. 陈柏峰,郭俊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J]. 贺雪峰.  开放时代. 2007(01)
[4]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J]. 贺雪峰.  读书. 2006(11)
[5]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J]. 贺雪峰.  探索与争鸣. 2006(11)
[6]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J]. 贺雪峰.  文史哲. 2006(04)
[7]转型期乡村治理的社会情绪基础:概念、类型及困境[J]. 张润泽,杨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8]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J]. 贺雪峰.  天津社会科学. 2006(01)
[9]论农村消极社会情绪的表现、特点、社会表征及调适机制[J]. 张润泽,杨华.  社会主义研究. 2005(06)
[10]转型时期农村消极社会情绪探析[J]. 张润泽,杨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02)



本文编号:3555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55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