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协同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中美案例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3-12 07:40
  变革时代的不确定性和棘手问题的复杂性,使公共事务治理超越了单独治理主体的能力范畴。在这种背景下,协同治理应运而生,这种治理方式主张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以共识为导向共同参与决策制定与协同行动,以集体力量应对复杂的公共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协同治理在环境保护、公共教育、危机管理等越来越多的公共领域频频出现,并引起了实践者与专业人士的关注。协同治理在实践层面的推进引起了学术界的回应,但相比之下,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甚至可以说,我们对协同治理仍然知之甚少。例如,如何在相似性概念丛林中澄清协同治理的含义;如何准确揭示它的运作逻辑,以最大程度发挥其解决公共问题的功效;不同制度环境下协同治理的运作模式和协同效果如何:中国制度环境下,如何才能使协同治理取得成功。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协同治理作为一个新兴学术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治理理论谱系。然而,在相关研究成果与日俱增的同时,对协同治理含义的理解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论是从更好地发挥协同治理在公共事务领域实践功能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进步的角度,协同治理的含义分析都是一项基础性任务。通过从历时性角度回溯协同治...

【文章页数】:2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一) 协同治理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
        (二) 协同治理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三) 协同治理机制模型的相关研究
        (四) 协同治理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
        (五) 已有研究成果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协同治理的含义分析
    一、协同治理的起源
        (一) 协同治理的实践背景
        (二) 协同治理的理论源流
    二、协同治理的含义
        (一) 协同的含义界定
        (二) 协同治理的内涵分析
    三、协同治理的多维意蕴
        (一) 作为制度安排的协同治理
        (二) 作为关系结构的协同治理
        (三) 作为决策过程的协同治理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运作逻辑
    一、系统环境:协同治理的现实场域
        (一) 初始情境
        (二) 驱动因素
    二、协同过程:协同治理的运转系统
        (一) 主体集聚
        (二) 集体协商
        (三) 承诺协议
        (四) 协同行动
    三、协同效果:协同治理的评价体系
        (一) 效果评估
        (二) 监督问责
第三章 案例比较:经验与问题
    一、研究设计: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一) 案例选择
        (二) 资料来源
    二、案例一:美国加州海湾三角洲水资源问题协同治理
        (一) 加州海湾三角洲水资源问题协同治理的系统环境
        (二) 加州海湾三角洲水资源问题协同治理的动态过程
        (三) 加州海湾三角洲水资源问题协同治理的效果评估
    三、案例二: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
        (一) 长三角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系统环境
        (二) 长三角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动态过程
        (三) 长三角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效果评估
    四、比较分析:协同治理实践中的经验启示与问题剖析
        (一) 协同治理实践中的经验启示
        (二) 协同治理实践中的问题剖析
第四章 协同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路径:明确角色定位与促进良性互动
        (一) 明确角色定位
        (二) 促进良性互动
    二、组织路径:推动结构转型与实现关系重构
        (一) 推动结构转型
        (二) 实现关系重构
    三、文化路径:培育公共精神与构建社会信任
        (一) 培育公共精神
        (二) 构建社会信任
    四、制度路径:完善制度设计与强化过程管理
        (一) 完善制度设计
        (二) 强化过程管理
结论认真对待协同治理
    一、认真对待协同治理的理论研究
    二、认真对待协同治理的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61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761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