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利益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05 18: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真正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全方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利益关系。由于人的行为是源于由需要而产生的对利益的追求,因此,利益成为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和价值取向。每个人为实现自身利益,必然与同样追求利益的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于是,利益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都是由利益关系决定的,是利益关系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而由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反过来又影响利益的实现和分配,从而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利益矛盾。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具有根本性,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协调好利益关系,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的根本和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由于市场...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马克思利益理论的历史性生成
    (一) 西方思想史上利益理论的源流
        1、利益理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萌芽
        2、利益理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
        3、西方思想史上利益理论的缺失
    (二) 马克思利益理论是对以往利益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1、从抽象人的利益到现实人的利益
        2、从私人利益到公共利益
        3、从片面性利益到全面性利益
        4、从利益占有到利益生成
    (三) 马克思利益理论的历史彰显
        1、利益逐步走出理性主义的光圈
        2、利益概念打上人本唯物主义的烙印
        3、市民社会是彰显利益的舞台
第二章 马克思利益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定
    (一) 利益是什么:马克思利益概念的蕴涵
        1、利益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需要与被需要满足的一种关系
        2、利益体现了主体的内在尺度
        3、利益的客观性
    (二) 利益何以发生:马克思利益问题的发生机制
        1、现实的需要是利益发生的前提
        2、社会关系构成了利益的社会基础
        3、社会实践是形成利益的根本途径
    (三) 利益共同体:马克思利益问题的价值本位
        1、利益共同体形成于对个人利益的正当追求之中
        2、在利益共同体内实现现实的个人利益
        3、高度和谐的利益共同体是马克思在利益问题上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四) 利益矛盾:马克思利益问题的现实维度
        1、利益矛盾发生的原因探究
        2、利益矛盾在社会领域的具体表现
    (五) 利益和谐:马克思利益理论的理想旨归
        1、利益和谐的内涵:利益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2、利益和谐的本质:利益矛盾的真正解决
        3、利益和谐的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三章 从利益和谐到社会和谐的构建
    (一) 利益和谐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1、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是利益和谐
        2、实现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二) 利益和谐是中国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
        1、和谐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目标
        2、中国当前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
        3、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达到整体利益的和谐发展
    (三) 在马克思利益理论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
        1、在马克思利益理论指导下,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利益和谐
        2、在马克思利益理论指导下,协调政治利益关系,实现政治利益和谐
        3、在马克思利益理论指导下,协调文化利益关系,实现文化利益和谐
    (四)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是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
        2、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3、坚持依法进行利益整合原则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新发展[J]. 骆静.  前沿. 2006(09)
[2]略论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 陈业林,邓晓丹.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6(03)
[3]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 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J]. 任保平.  兰州大学学报. 2006(05)
[4]孔子和谐社会再解读[J]. 王三可.  唐都学刊. 2006(05)
[5]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J]. 吴家庆,吴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6]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利益共同体[J]. 高健.  生产力研究. 2006(06)
[7]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 辛鸣.  理论前沿. 2006(08)
[8]马克思利益理论及其当代诠释[J]. 曾祺林.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5(04)
[9]对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探析[J]. 王圣祯.  学术交流. 2005(11)
[10]利益格局变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刘文欣.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06)



本文编号:3710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10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