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发布时间:2016-11-16 17:18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年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郭斌  

【摘要】:为了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引用物理学中重心概念与经济学中集中指数,分析十年来人口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与人口经济集中程度的时空变化;依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ExploratorySpatial Data Analysis)原理,引入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I指数与LocalMoranI指数,计算了中国近十年经济与人口重心、人口与经济集中指数以及体现地理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 I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数Local Moran I,对Moran I与Local Moran I进行了检验,并计算了显著性水平;分析了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和经济重心、人口和经济集中程度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原因;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为理论指导,从另外一个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区域差异问题,结果表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不失为一种深入理解区域经济与人口格局及其演变的有效方法;最后在ARGGIS的支持下制作了1998与2007年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LISA(Local indicators ofspatial association)图,揭示了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空间差异。

【作者单位】:
【分类号】:F124;C924.2
【正文快照】: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郭斌$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为了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引用物理学中重心概念与经济学中集中指数,分析十年来人口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与人口经济集中程度的时空变化;依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Ex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国松;GIS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宋雅琳,于淑芬,宋晓燕;地理信息系统在抗震防灾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张光会,刘金广;GIS在电信网络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4 刘月兰,何新东;试论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郭荣朝;GIS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冯文博,李继军,戴塔根;GIS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刘庄,谢志仁;GIS支持的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后勤管理信息系统[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聂智平,周拥军;基于GIS的城市规划分析决策系统设计[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刘桂生,曾广柏,周立;基于MapInfo平台的中小城市勘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何国松;高师地理系GIS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马金辉;许兆霞;;基于ESDA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建新;王勇;张成刚;张光伟;;基于GIS的江苏海事管理平台设计和实现[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军;李怀耿;;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4 王大力;徐创福;;政府级GIS建设中的资源规划[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琳;张丽;;浅谈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应用[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6 闫志刚;王小英;;基于GIS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7 任长伟;尚艳英;曹彦荣;;基于GIS与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在森林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初探[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宏益;王文俊;向喜琼;;基于GIS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星才;李嘉峻;许有鹏;唐郑亮;;GIS在土壤侵蚀模型中的应用及展望分析[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10 蒋爱华;;GIS数据格式转换的不确定性[A];2006年测绘新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钦富 夏姗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记者 刘修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王亮;[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祝桂峰;[N];光明日报;2008年

5 编译 张彦琪 刘喜喜;[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6 张丽;[N];中国交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玉征;[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巍巍;[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大庆;[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蔡春智;[N];民营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卓;遗传算法在城市空间增长中的量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宏庭;农田养分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门明新;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壤侵蚀和碳氮储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邱枫;基于GIS的宁波城市肌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李信;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8 刘华;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和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变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黄荣珍;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王功文;基于遥感与GIS的区域矿床保存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端;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2 郑进军;旅游资源普查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金丹;基于GIS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向鹏;交通指挥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党玉;基于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马晓霞;GIS支持下的庄河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田崇新;基于农用地定级估价信息的征地区片价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天;作战模拟指挥系统中基于GIS的研究与开发[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陈玉香;GIS技术—分形方法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林绍华;长乐市旅游信息系统的研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77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