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蘇軾行蹤考

发布时间:2023-06-01 21:28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親民的官,大文豪,創新的畫家,大書法家,造酒實驗家,工程師,憎惡假道學的人,靜坐冥想者,詩人,和諧謔的人。然而這些恐怕還不是蘇東坡的全貌。我可以這麼說來作個最好的終結----在中國,一提到蘇東坡,總會讓人露出真摯而稱許的笑容。」九百多年來,有許多學者研究蘇軾的文學、思想、藝術,但是沒有一個人曾經完整的走過蘇軾一生所走過的行程。要追蹤與研究蘇軾的行蹤,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體力。由於缺乏蘇軾行走各地的考證,因此,歷代有關研究蘇軾的論文、書籍當中,總會因此而造成一些誤刊和缺憾。特別是方向、位置、時間上的錯誤。在正式研究蘇軾的學問以前,首先必須要研究蘇軾曾經去過的地方,並且必須循路線跟隨蘇軾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蘇軾的一生。有了《蘇軾行蹤考》這個研究以後,也比較容易繼續研究蘇軾的文學;哲學、思想與人生觀等。這本書,就是作者在全程走過一遍蘇軾一生所曾經到過的所有地方,並且經過考證與研究其確實的位置,然後,寫出這本《蘇軾行蹤考》,除了作為繼續研究蘇軾的文學、哲學、思想與人生觀等,作為準備,也希望給其他研究蘇軾的學者作為進一步研究蘇軾的參考...

【文章页数】:10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撰寫“蘇軾行蹤考”之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國内外研究現狀及趨勢
        第三章 研究目標、内容和表達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理論
        第五章 完成“蘇軾行蹤考”後的後續研究
    第二篇 蘇軾源鄉及先祖
        第一章 蘇軾源鄉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蘇軾族系
    第三篇 眉山蘇軾
        第一章 蘇軾出生時與出生地考
        第二章 蘇軾十歲前紀事
        第三章 蘇軾十一至二十歲紀事
        第四章 嘉祐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進京
        第一章 嘉祐元年(1056)丙申,蘇軾赴京
        第二章 嘉祐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喪回鄉
        第一章 嘉祐二年(1057)丁酉,母喪回鄉
        第二章 嘉祐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祐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蘇南行行蹤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蹤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蹤考
        第三章 總結
    第七篇 第二次進京
        第一章 嘉祐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祐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陝西鳳翔倅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嘉祐六年(1061)辛丑,蘇軾赴鳳
        第三章 嘉祐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祐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結論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喪回鄉守喪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寧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熙寧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寧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寧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結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寧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寧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寧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寧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結論
    第十三篇 山東知密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熙寧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寧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寧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結論
    第十四篇 江蘇知徐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熙寧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寧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豐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豐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結論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蘇知湖與烏臺詩案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豐二年(1079)蘇軾行蹤考
        第三章 烏臺詩案紀事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十六篇 贬謫黃州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豐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豐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豐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豐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豐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結論
    第十七篇 萬里來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豐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豐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豐八年(1085)乙丑,離登赴京
        第三章 元祐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祐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祐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祐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結論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祐四年(1089)己已,蘇軾離京赴杭
        第三章 元祐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祐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篇 第七次進京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祐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祐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紀事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潁與江蘇知楊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祐六年(1091)辛未,蘇軾離京赴潁
        第三章 元祐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進京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祐七年(1092)壬申,離揚後
        第三章 元祐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祐八年(1093)蘇軾出京赴定
        第三章 紹聖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四篇 貶謫惠州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紹聖元年(1094)曱戍,蘇軾贬惠
        第三章 紹聖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紹聖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紹聖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五篇 貶謫儋州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紹聖四年(1097)丁丑,蘇軾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結論
    第二十六篇 北歸常州,埋骨郟縣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蘇軾北歸
        第三章 建中靖國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結論
    第二十七篇 結論
        第一章 新發現與新理解的闡述
        第二章 尚待進一步解決的難題
        第三章 繼續解決難題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表情況



本文编号:3827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827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