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对《泄密的心》和《厄舍府的倒塌》的存在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6-10-10 05:07

  本文关键词:对《泄密的心》和《厄舍府的倒塌》的存在主义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3年

对《泄密的心》和《厄舍府的倒塌》的存在主义解读

任冬梅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美国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恐怖小说大师,侦探小说之父。他一生命途多舛,两岁时失去双亲,与养父的关系颇为紧张,三十八岁时失去挚爱的妻子,后来嗜酒成性,心情抑郁寡欢,精神失常,于1849年卒于巴尔的摩。坡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写的小说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新形式。他的大部分小说情节多变,多用来渲染恐怖气氛,给人以强大的精神震撼。 存在主义的目的是探索人类的生存状况,它认为人在世界上的经历是荒诞的和异化的,并且倡导自由选择和个人的责任。坡的短篇小说表现出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阐释人物的生存困境,实现自己真正的存在。迄今为止,对坡的短篇小说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是从存在主义角度的研究并不多,所以本文尝试用存在主义理论来解读坡的代表作《泄密的心》和《厄舍府的倒塌》,为坡的短篇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坡的生平及其短篇小说,国内外对坡的作品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研究的可行性。 第二章介绍了存在主义的起源、发展、影响及其代表人物,并分析了坡的主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元素。 第三章分析了世界的荒诞性,坡揭示世界是荒诞的,人类生活也是荒诞的,生活在一个荒诞的环境中,人们感到孤独、无助,荒诞的人物表现出荒诞的行为。存在本身显得毫无理由,毫无意义。 第四章讨论了异化的人际关系。这一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包括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异化,厄舍与玛德琳之间的异化,厄舍与无名叙述者之间的异化三个方面;第二部分分析了主人公们的自我异化,包括年轻人的异化,老人的异化和厄舍的异化。异化的人际关系使主人公们感到更加孤独和绝望,反过来,也增加了他们的世界的荒诞性。 第五章主要围绕主人公们的自由选择展开。为了反抗人生世界的荒诞以及逃离异化的人际关系,主人公们做了很多自由的选择,但都失败了,死亡是他们最后的自由选择。 第六章为总结章。总结了两部短篇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虽然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荒诞和异化的世界,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自由选择,人类可以实现真正的存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K83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旦儿;;探寻心灵深处恐怖的魅力——从《厄舍府的崩塌》看爱伦·坡小说的艺术特色[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张力宁;;略论中希神话的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张伟;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恐怖魅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伏爱华;自由享受与自由选择——试析庄子自由与萨特自由的异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叶超;注定的悲剧——《厄舍府的倒塌》罗德里克·厄舍精神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吴桂霞;论《荒原》的主题表现手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汪艾文;从人物形象看《太阳照样升起》主题的揭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白雪;超越生命的选择——论马丁·伊登之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平;《土生子》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洪增流,徐海云;《好人难寻》——一种结构主义的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倩;;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小城畸人》中语言的不可靠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姗;;从《百舌鸟之死》解读哈帕·李对南方“淑女形象”的重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静;;从语用的角度解析艾米莉悲剧命运的成因[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陶林;张益宁;;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及其宗教解决[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素芳;;On Imagery in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liot's Poetic Theory[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8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9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桂晓;舒克申小说创作与其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袁霞;《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生存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裴素华;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慧;从《八月之光》看福克纳的女性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余亚鹏;论白先勇的同性恋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树苹;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尚伟伟;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倩;另一个“哈姆雷特”[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冰清;《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房子意象的隐喻意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秀冬;爱伦·坡在《厄舍屋的倒塌》中的心理分析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黄慧丽;来自心灵的恐怖——评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创作效果[J];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曹曼;追求效果的艺术家──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坍塌》[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斌;评存在主义对人生情态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03期

2 魏金声;评马塞尔对萨特虚无主义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3 黄明娣;试析马克思与存在主义关于“人”的问题思考的深层一致性[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韩玉群;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中的存在主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苏玲;俗人·恶人·野人——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看毛姆妇女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陆汉军;韦茂斌;;论鲁迅《野草》中的存在主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曹晶晶;;《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存在主义解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8 刘世洋;;从存在主义看陈染的孤独体验[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9 庞弘;;笼中之舞——论金基德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精神[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10 辛迎阳;;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分析《夏洛的网》[J];考试周刊;2008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汤铭;;局外人:一场伦理之辩[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4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7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8 许为勤;;别尔嘉耶夫哲学的内在超越及归宿[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曹万生;;8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逻辑起点[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周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吴云;[N];光明日报;2005年

5 编译 粟周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赵丹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甘易;[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孙先科;[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吴岳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3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孙畅;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畅;真实的存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中的幻想主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立立;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林;荒诞与异化:哈金《等待》和《自由生活》的存在主义主题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赵会婷;《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存在主义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任冬梅;对《泄密的心》和《厄舍府的倒塌》的存在主义解读[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4 潘晓燕;《革命之路》的存在主义解读[D];华侨大学;2012年

5 郭建;《无期徒刑》的存在主义解读[D];安徽大学;2010年

6 吉杰波;《呼啸山庄》的存在主义新解读[D];河南大学;2012年

7 李媛;存在主义视角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贝贝;荒谬世界中安娜的自由选择[D];郑州大学;2011年

9 杨远方;荒诞世界中的反抗[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叶薇;存在主义视域下的默多克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对《泄密的心》和《厄舍府的倒塌》的存在主义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5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135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