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4 18:08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的安全网,它承担着免除国民生计危机,维护底线公平的兜底性作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以及中国步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此形势下,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消极式、被动救助为人力资本投资与可行能力提升为主要取向的积极社会救助。从而实现既兜住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底,又能提升社会救助制度的运行绩效,实现社会救助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更好的应对新社会风险。本文首先细致梳理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过程,提炼出了现有社会救助制度所蕴含的建制理念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相互印证的方式,对我国现有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现有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生存保障与发展能力失衡,以及“福利依赖”、“碎片化”和贫困代际传递等问题突出。同时,通过借鉴英国和我国香港的积极社会救助经验,为现有社会救助制度转向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提供了方向,并初步论证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救助转型
        2.1.2 积极社会救助
    2.2 社会救助转型的理论基础
        2.2.1 发展型社会政策
        2.2.2 元治理
        2.2.3 新社会风险
第3章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3.1 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地方探索与试点阶段(1993-1996)
        3.1.2 城市推广与普及阶段(1997-1999)
        3.1.3 城市社会救助的建设发展阶段(2000-2006)
        3.1.4 社会救助城乡二元并行阶段(2007-2012)
        3.1.5 社会救助城乡统筹(2013-)
    3.2 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特点
        3.2.1 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
        3.2.2 应急性的“救火消防员式”的制度设计
        3.2.3 社会救助走的是一条“城市包围农村之路”
        3.2.4 国家的回归:从“缺位”到“归位”
    3.3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3.3.1 生存保障与发展能力失衡
        3.3.2 引发“福利依赖”的担忧
        3.3.3 社会救助水平低下且方式单一
        3.3.4 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突出
        3.3.5 缺乏专门化的儿童救助制度
第4章 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先进经验
    4.1 英国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
        4.1.1 英国社会救助理念的变迁
        4.1.2 国家退却与个人责任的回归
        4.1.3 从福利到工作
        4.1.4 青年新政
        4.1.5 税收减免与儿童信托基金
    4.2 我国香港的社会救助制度
        4.2.1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制理念
        4.2.2 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
        4.2.3 自力更生援助计划
        4.2.4 香港儿童发展基金
    4.3 内地社会救助与英国、我国香港积极社会救助的比较
        4.3.1 社会救助的理念比较
        4.3.2 救助内容的比较
        4.3.3 就业救助的比较
        4.3.4 社会救助主体比较
        4.3.5 儿童救助的比较
    4.4 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启示
        4.4.1 实现由“消极救助”向“积极救助”的理念转换
        4.4.2 在分类施保的基础上实施精准救助
        4.4.3 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4.4.4 加强就业救助的顶层设计
        4.4.5 以专门化的儿童救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第5章 实现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5.1 改变被动、生存型消极救助现状的必要举措
    5.2 顺应国际社会救助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
    5.3 应对新社会风险挑战的重要手段
    5.4 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有效途径
    5.5 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6章 推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建议
    6.1 实现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基本原则
        6.1.1 树立积极社会救助理念
        6.1.2 注重人力资本投资
        6.1.3 强调上游干预与源头治理
        6.1.4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6.1.5 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6.1.6 高度重视儿童贫困与儿童救助
    6.2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具体实施路径
        6.2.1 革新社会救助理念,实现救助内容的升级换代
        6.2.2 调整与优化现行社会救助制度
        6.2.3 加强就业救助的顶层设计
        6.2.4 依托元治理理论实现社会救助的治理整合
        6.2.5 探索设计专门化的儿童救助制度
        6.2.6 强化社会企业参与和大数据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9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89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