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7:07

  本文关键词: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灌输理论对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灌输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卡尔·考茨基、列宁、斯大林发展到中国几代领导核心在不同时期对灌输理论都做出了深刻地探索与实践。因此,灌输理论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理论,并不是教条的、机械的理论,而是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经典作家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关于政治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决定,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的作用。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力量,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觉悟并不是自发而形成的,而是要通过科学地理论灌输。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高等学校的教育中、日常的生活和管理之中,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对于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有效途径的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是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意识形态多样化的今天,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科学地运用灌输理论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进行,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灌输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我们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发展灌输理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相关方法作为研究工具,从灌输理论的内涵和发展脉络入手,梳理了灌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诸多相关内容。同时,结合党的十八大做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的相关要求,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有效途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建设,坚定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灌输理论 大学生 教育 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6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目的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15-16
  • 2 灌输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16-27
  • 2.1 相关概念内涵解析16-19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17
  • 2.1.2 灌输理论17-19
  • 2.2 灌输理论的发展脉络19-24
  • 2.2.1 灌输理论的早期发展19-20
  • 2.2.2 列宁、斯大林对灌输论的系统概括20-22
  • 2.2.3 灌输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22-24
  • 2.3 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24-27
  • 2.3.1 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24
  • 2.3.2 巩固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实需要24-25
  • 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客观需要25-27
  • 3 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现状27-30
  • 3.1 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取得的成就27-28
  • 3.2 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8-30
  • 4 影响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30-35
  • 4.1 灌输主体因素30-31
  • 4.2 灌输客体因素31
  • 4.3 灌输介体因素31-33
  • 4.4 灌输环境因素33-35
  • 5 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35-44
  • 5.1 正确解决灌输主客体关系35-37
  • 5.1.1 灌输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保障35
  • 5.1.2 灌输客体的特征分析35-36
  • 5.1.3 坚持以人为本的灌输理念36
  • 5.1.4 坚持沟通原则36-37
  • 5.2 完善灌输内容与实际的联系37-38
  • 5.2.1 灌输内容的生活化37
  • 5.2.2 灌输内容的大众化37-38
  • 5.2.3 灌输内容的时代化38
  • 5.3 灌输方法的正确应用38-40
  • 5.3.1 榜样示范的灌输方法38-39
  • 5.3.2 比较鉴别的灌输方法39
  • 5.3.3 咨询辅导的灌输方法39-40
  • 5.4 灌输载体的开发40-44
  • 5.4.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40-41
  • 5.4.2 校园文化41-42
  • 5.4.3 社会实践活动42
  • 5.4.4 网络文化42-44
  • 6 结语44-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来斌;“灌输论”思想源流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培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71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