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0:20

  本文关键词: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高校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功能与优势,对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和完善我国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高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运用文献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针对安徽省特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背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动态、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手段,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界定。主要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对象及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并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当前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具体阐述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效,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着重研究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4
  • 一、研究的背景8-9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9-12
  • 三、研究的意义12
  • 四、研究方法和手段12-14
  • (一)研究方法12-13
  • (二)研究手段13-14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界定14-24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14-15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15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15-17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15-16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16-17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17-19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19-24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19-20
  • (二)高校校园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20-24
  • 第三章 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24-31
  • 一、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效24-26
  • 二、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6-31
  • (一)存在的问题27-29
  • (二)原因分析29-31
  • 第四章 加强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31-36
  • 一、党和政府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培养31-32
  • 二、加强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环境32-33
  •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33-34
  •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知行统一34
  • 五、强化网络阵地意识提防西方意识形态隐形渗透的防护墙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勇;高校校园文化特点及走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2 翁绳凤;高校校园文化走向社会的利弊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陈雪斌,陈川;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4 蒋洪池;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及塑造[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5 黄山,秦_g;浅谈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8期

6 孙江文;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王德广;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仇念海;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刍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06期

9 孟宏亮,陈红玉;校园文化浅谈[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10 武建伟,苏丽娜;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庆波;;青年校长的职责是校园文化的继往开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何茂勋;;高校校园文化浅论[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王贵安;;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A];机遇与挑战——北京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徐小燕;;关于校园文化的组织与建设[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蒋士逵;陶承福;;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的校园文化[A];《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李爱卿;;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作为向度的探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占子龙;;浅谈校园文化育人功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李水弟;黄华;刘飞华;;以水为涵,和谐共建,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占子龙;;浅谈校园文化育人功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国庆波;;青年校长的职责是校园文化的继往开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欣;21世纪中国高校校园文化走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四川省泸县六中 郑建新;校园文化果实飘香[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南京大学 康尔;提升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N];光明日报;2005年

4 傅安洲 万清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5 晋·山阴县 李春玲;校园文化的作用[N];人民代表报;2001年

6 蔡迎博;理想中的校园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缪德怀;文化立校 质量为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甘荔;运用高校档案营造校园文化[N];中国档案报;2006年

9 余日柱;培植校园文化 夯实健康发展路[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 勾淑玲;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霞;齐鲁大学的校园文化研究(1928—1937)[D];山东大学;2006年

2 毕强;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理论[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朱嘉琪;中职校园文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杨瑾;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与建设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武淑萍;大学校园文化及其整体形象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6 金晶;西安大学校园文化场所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贾九斌;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王红峰;基于育人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丁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丽娜;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78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