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3D打印的著作权规制

发布时间:2017-04-02 02:01

  本文关键词:3D打印的著作权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首辆3D打印汽车、首支3D打印金属手枪以及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北京的召开,3D打印,这一颠覆传统制造的新技术使得科幻小说中的万能制造机成为现实,如今正在风靡全球。与此同时,也伴随着3D打印著作权纠纷在全球范围内的频发不止,即便是最具生命力的著作权法也遭遇了挑战,探讨著作权法如何应对该挑战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第一部分正是着力于全球范围内的3D打印著作权纠纷,以此为引,作为开篇。本文第二部分着眼于3D打印过程涉及的CAD文档和实体物品的可版权性探讨。现行著作权法是基于二维再现技术设定的权利体系,而3D打印是三维技术行为,因此,在适用于三维技术行为(3D打印)时,必定有新问题产生。3D打印是否会产生侵犯著作权的情况?在任何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拥有有效的著作权是著作权侵权判定的基础,否则无从谈侵犯著作权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探讨3D打印背景下的著作权规制问题时,最先讨论的是3D打印的对象是否享有著作权这一基础问题。本文着眼于3D打印过程涉及的CAD文档和实体物品,从作品的属性、是否具有独创性出发,探讨CAD文档和实体物品的可版权性,通过分析得出设计阶段的CAD文档和打印阶段得到的实体物品,只要符合作品的种类,便具备可版权性,因此也具备侵权的基础可能性。紧接着,本文尝试探索3D打印的著作权规制中遭遇的障碍,深入剖析3D打印的侵权可能性以及侵权特征,以及3D打印中的私人复制与合理使用问题。具体来说,分析了扫描建模和网络传播他人CAD文档的侵权可能性,后概括了3D打印侵犯著作权纠纷的特点:复制更便捷、隐蔽性更高以及盗版更加猖狂、著作权斗争更加激烈。随后,重点讨论3D打印中的私人复制与合理使用,本人认为这是著作权规制的重点和难点,合理使用理论的适用能够使得侵权得到豁免,因此在著作权规制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首先分析非法复制的认定,详细从“立体到立体的复制、平面到立体的复制以及平面到平面的复制”分析构成非法复制的情况。进而探讨非法复制与私人复制的关系,二者实际上为种属关系。私人复制是得到宽许的非法复制,然而在3D打印的时代,用以豁免私人复制的理论:合理使用,是否能够依旧适用?私人复制是否应当得到宽许?这一切都值得探讨。本人认为,在3D打印时代,私人复制能够使得3D打印机的用户得到许多便捷的利益,因此私人复制行为将迅速普及且呈现势不可挡之姿。所以说,3D打印中的私人复制行为应当得到规制,按照“他人享有著作权——未经许可复制——可能损害或已造成损害——不具备豁免——侵权成立”的逻辑进路推演,是否具备豁免(合理使用理论是否适用)是判断侵权与否的关键。而现行著作制度乃是基于二维再现技术体系设定的权利体系,由于私人复制在立法的当时,对于著作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来说,影响甚微,因此现行著作权法并未将其纳入规制范围中。而当前,规制3D打印私人复制存在着规制障碍,包括:超越合理使用的范围、陷入著作权侵权界定的困境、调整现行法规的必要性。因此,如何扫清这些障碍,使得著作权法能够顺利合理地规制3D打印行为,从而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是本文的核心所在。进而,本文引入美国两位学者的理论,探讨3D打印下合理使用理论的适用性。首先,Professor Barton Beebe的质疑表现为,通过收集大量适用合理使用理论的案例分析,得出:数据显示了司法裁判中的指导性案例中,合理使用的适用出现了基础性错误,破坏了合理使用学说,这些是属于系统错误,需要被干预。其次,Professor Edward Lee主张法院在处理涉及到合理使用和技术的案子时面临着困难,已经需要在事前进行指导。在信息时代,新形式的合理使用已经出现。关于技术性合理使用的案子,对于美国经济和传统的合理使用来说,往往更加复杂和重要。为了处理在技术类案子中对合理使用学说运用的不一致,导致出现裁判结果不一的情况,Professor Edward Lee提出了合理使用的单独审查理论,在法定的合理使用四要素1之外,模拟了一个技术性的合理使用标准,增加了一个明确的指令,那就是要考虑第一个要素中的公共利益。而Kyle Dolinsky认为应该采用Professor Edward LEE的单独技术合理使用理论:3D打印完美地例证了法院应当在做出合理使用的决定时,应当考虑公共利益以及扩大对市场效应的考虑。一个学说不应该被冻结在法律条文里,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时期。本文在分析及论证后,选择其中可借鉴的部分,认为Professor Edward LEE的单独技术合理使用理论值得借鉴。最后,本文综合前文所述,总结出3D打印的著作权规制机制的具体调整建议:(1)增加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2)合理使用规则的重新解释:a,对“出于商业目的使用”做扩大解释。b,借鉴Professor Edward Lee的技术合理使用标准;(3)重新解释避风港规则和红旗标准;(4)认可3D打印背景下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3D打印 著作权 合理使用 私人复制 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一、不可忽视的现象:3D打印领域的著作权纠纷频发12
  • 二、著作权规制的基础:3D打印对象的可版权性12-19
  • (一)CAD文档的可版权性13-14
  • (二)实体物品的可版权性14-15
  • (三)3D打印中的著作权侵权可能性及特征15-19
  • 三、著作权规制的难点:3D打印中的私人复制与合理使用19-30
  • (一)非法复制之认定19-25
  • (二)非法复制与私人复制的关系25-26
  • (三)著作权规制 3D打印私人复制行为的必要性26-27
  • (四)著作权规制 3D打印私人复制的障碍27-30
  • 四、他山之石:美国 3D打印的版权实践30-37
  • (一)美国学者对 3D打印下合理使用的质疑及建议30-35
  • (二)美国技术单独合理使用的理论对我国的启发35-37
  • 五、尘埃落定:3D打印之著作权规制规则的调整建议37-43
  • (一)增加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37-38
  • (二)合理使用规则的重新解释38-40
  • (三)重新解释避风港规则和红旗标准40-41
  • (四)认可 3D打印背景下的技术措施41-43
  • 六、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凌凌;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探微[J];新闻采编;2001年03期

2 熊瑛,常立农;网络技术与著作权保护之自洽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3 钟玲;论资源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对立统一[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杨勇;浅谈网上著作权保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2年08期

5 李辉;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2年S1期

6 王长河,刘春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年04期

7 邵汝梅;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年08期

8 邵葵;;2002年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著作权管理现状调查[J];图书馆杂志;2002年12期

9 黄长征;;图书电子版本的著作权及其许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期

10 ;“关于‘入世’与我国著作权保护”专题报告会在京举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霞;;论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阚有清;;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庞怡;杨红春;;试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侯翠香;;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毛旭;;馆藏文献的著作权保护和归属[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吴淑金;李强;陈兵;袁宁;杜冠辉;陈嘉伟;宋妮妮;;论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著作权及其保护[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巩R,

本文编号:281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1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