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2000—2015年中国大陆人才的空间聚集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09 14:15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数据,以人才密度为核心指标,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2000-2015年期间中国人才的空间聚集特征及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1)中国各省市人才分布表现出非随机性和空间非均衡性,人才主要聚集在京、沪、津等省市,呈现一横两带"Π"型的空间格局,北方人才密度高于南方且逐渐向南偏移,中部出现"塌陷现象";2)从局部聚集特征来看,高—高型人才集聚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低—低型则集中在西南地区;3)人才集聚"冷点地区"位于西南地区,且出现逐渐扩大趋势。对此,建议中央政府加强鼓励和引导人才向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向人才薄弱地区转移,同时这些地区要主动对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实现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2019,2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测量指标、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1 测量指标
    1.2 数据说明
    1.3 研究方法
        1.3.1 基尼系数与集中化指数
        1.3.2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1.3.3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
2 中国人才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3 中国人才的空间集聚及时空演化特征
    3.1 空间集聚效应
        3.1.1 空间集聚程度的测度
        3.1.2 全局空间自相关和聚集特征
    3.2 中国各省人才的局部集聚特征及演变规律
    3.3 基于LISA方法对人才密度的热点、冷点地区的时空演化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才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内地人才特区发展战略的实证分析[J]. 张波.  当代经济管理. 2016(12)
[2]中国各省离婚率的空间聚集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J]. 苏理云,柳洋,彭相武.  人口研究. 2015(06)
[3]我国人才省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方志.  青海社会科学. 2014(04)
[4]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现状及效果评价[J]. 刘追,陈艳.  西北人口. 2013(06)
[5]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J]. 李瑞,吴殿廷,鲍捷,邱研,王维.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7)
[6]江苏省科技人才区域差异演变研究[J]. 张建伟,杜德斌,姜海宁.  地理科学. 2011(03)
[7]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 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  中国软科学. 2006(04)
[8]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分析——基于女性人力资本的角度[J]. 孙健,逄慧,王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9]我国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周桂荣,杜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0]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分布的空间变动分析[J]. 姜怀宇,徐效坡,李铁立.  经济地理. 2005(05)



本文编号:3617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617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