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1862年“千岁丸”使团对中国的观察

发布时间:2016-11-10 14:28

  本文关键词:1862年“千岁丸”使团对中国的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大学》 2015年

1862年“千岁丸”使团对中国的观察

赵倩  

【摘要】:1862年,幕府派遣“千岁丸”入沪,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上海之行。“千岁丸”随行人员大多具有汉学素养兼赋西方“兰学”的世界观。在沪期间,随行人员积极探访西方事物,全面体察上海民情、军情、社情,留下丰富的笔记日记等文字资料。“千岁丸”乘员根据所见所闻,反省自思,提出富国强兵开国等主张,回国后付诸于行动。与此同时,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变化。本文第一章是幕末时期日本复杂的国际环境。幕末锁国时期,西学以“兰学”为代表传入日本,日本中下级武士接受西学,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更加惊醒了日本的迷梦。日本各界人士纷纷进言献策,吸取教训。随着西方在中国势力的不断渗透,日本也避免不了西方的冲击,幕末日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第二章主要讲述“千岁丸”使团的准备情况和航行情况。“千岁丸”出使首先是解决船只的问题,幕府购买船只、雇佣英国船长和船员,招募和征集“千岁丸”使团的随行人员。其次阐述了“千岁丸”使团此次出行的目的;再次是使团随行人员出发前的准备情况,例如购买货物、申请补贴、祭祀等活动。最后是讲述“千岁丸”使团人员在首次出航的情况下经历苦难到达上海,并沿途记录地理坐标和晴雨变化。第三章记载了1862年“千岁丸”使团人员通过笔记日记来记录在上海的所见所闻。首先使团乘员在沪期间,积极走访上海,除成员相同的日程活动外,各位随行人员都对上海的观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并留下丰富的笔记记录。总结随行人员的纪行文,大多成员看到了上海作为近代化城市的两面性,老县城的上海和开放港的上海。老县城的上海保持江南水乡的农村原貌;开放港的上海租界繁荣,具有近代化城市的规模和气势。随行人员大多对西方的文明感兴趣,逛书坊、参观西方领事馆、购买西方书籍器物等等。乘员反观上海近代化,看到了上海近代化的流毒,即鸦片和妓院,卫生情况堪忧等等。其次“千岁丸”随行人员观察到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国极力剿捻,清末社会动荡不安,以致难民普遍。清朝联合西方势力剿杀太平军,引狼入室,引起日本武士的深思。道台府作为上海的地方政府机构,维持旧制,府内破落不堪,出行行头破旧等都给乘员留下深深的印象。地方政府破落如此,极大地降低了中国人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西方势力在上海的渗透体现在国家主权上,英国在上海建新大桥,并收取过桥费用。英国掌控上海海关,订立符合本国利益的关税税率,派英国人任海关司长。清朝授予英法金钱帮助剿灭太平军,英法趁机派遣士兵,占据炮台。西方国家在剿太平军的同时售给太平军武器枪支。日本乘员看到了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国家主权丧失。随行人员痛定思痛,思考应对西方的策略。第四章是使团人员记录的纪行文通过整理大多刊行于世。使团人员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中国观”发生了变化,由仰视到平视最后到蔑视。使团人员的观察记对日本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多数成员在归国后投身于救国运动,以高杉晋作为中心的中下级武士思想通过在上海的“中国认识”发生了巨变,由攘夷到开国。随行人员或建立军队,或向幕府提出开国的建议,或经商以求经济救国,多少对其后的明治维新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313.3;K2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立东;;日本近代化的中国因素:以高杉晋作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2 赵杰;;试论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都学坛;1987年03期

3 鲁霞;吉田松阴的近代化意识[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4 杨栋梁;王美平;;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J];日本研究;2008年03期

5 王屏;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J];日本学刊;2003年02期

6 徐静波;;幕末与明治时期日本人的上海认识——从高杉晋作的《游清五录》到远山景直的《上海》[J];外国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7 冯天瑜;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少清;晚清上海:西方物质文明与新知识群体的近代体验(1843-1894年)[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鸣彦;近代游华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重塑[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月刚;近代日本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观[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宝庆;;日本关东军对苏联远东“情报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周颂伦;补白拾阙 情文并茂——评郑毅著《铁腕首相吉田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晓刚;国宇;;《海国图志》与日本世界观念的重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贠红阳;;简论日本大正年间的改革思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国强,邹桂香;西学汉籍东传日本述略[J];图书与情报;2004年05期

6 唐钰滢;赵珂;;浅析日本女性之社会地位演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7 叶妙婷;;日本传统建筑文化探析[J];才智;2011年29期

8 赵曼婷;;日本锁国时期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舞台——出岛[J];才智;2011年35期

9 闫峰;;日本明治时期商业汉语教科书出版情况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孙洋;弋慧莉;;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的实行与铁道知识的传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甜;;日本等级制度的变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冯玮;;西学:日本“明治宪法体制”的推进剂[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4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振锁;;战后日本政党的恢复[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6 臧佩红;;日本幕府末期的教育及其近代因素[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7 张玲;;日本明治时期专利法的制定和发展[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赵立新;;多元法律文化下的日本违宪审查制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王键;;“米糖相克”与总督府米糖统制——日据后期台湾殖民地农业之初探[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晓明;;“偶象破坏时期”的江南意象——哈佛燕京所见近代日本江南纪游诗四种述略(草)[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4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5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9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光;19世纪末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献翻译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易寻思;论日本艺术对凡高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何泽慧;日本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明哲;全球视角下五次战略机遇期与中日发展简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海萌;世事浮沉中的惊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方坤;日本镰仓幕府政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儒学东传及对古代日本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简超宗;中日东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怡明;;日本:幕末至甲午战前的中国观[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安善花;;近代日本中国观的双层构造及其东亚政策的矛盾性[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苏智良;上海东亚同文书院述论[J];档案与史学;1995年05期

4 横山宏章;1862年日本人眼中的上海——长崎派遣船《千岁丸》随员们的中国观[J];档案与史学;2004年06期

5 林岚,吴静;近代中国文化人对一个日本作家的影响——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桃太郎》[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6期

6 徐志成;刘宁;;日本人的“中国观”[J];东疆学刊;2008年01期

7 张明杰;;明治汉学家的中国游记[J];读书;2009年08期

8 李雁南;经典中国与现实中国——近代日本作家中国之行的想象与误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谢贵安;东亚文化圈:从边缘看中心——评冯天瑜新著《“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桑兵;;“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J];近代史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炳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D];浙江大学;2006年

3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少清;晚清上海:西方物质文明与新知识群体的近代体验(1843-1894年)[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国伟;日本游记中的晚清中国印象[D];暨南大学;2008年

2 周杨;论东亚同文书院对日本侵华史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天瑜;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倩;1862年“千岁丸”使团对中国的观察[D];辽宁大学;2015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辽宁大学

相关作者

>赵倩

1862年“千岁丸”使团对中国的观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1862年“千岁丸”使团对中国的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69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