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朝鲜对清朝“三藩之乱”的反应

发布时间:2016-11-19 06:55

  本文关键词:论朝鲜对清朝“三藩之乱”的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论朝鲜对清朝“三藩之乱”的反应

龚捷  

【摘要】:1637年《丁丑约条》的签订标志着清鲜封贡关系的正式确立。然而朝鲜带着对清朝武力征服的仇恨,加上受传统“华夷”思想的影响,对清鲜封贡关系在情感上持敌视态度。而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势力不断扩大,威胁到清政权,1673年康熙决定撤藩,三藩随即发生叛乱,史称“三藩之乱”。本文试图在清朝出现“三藩之乱”这一特殊背景下,考察作为藩属国的朝鲜对上国的情报搜集情况及作出的反应和对策,分析朝鲜对清政策的选择、这一时期清鲜宗藩关系的状态及发展趋势。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总结学术界对于“三藩之乱”期间清鲜关系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寻找本文的研究视角,提出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介绍“三藩之乱”前的清鲜关系,包括清鲜宗藩关系的确立以及清鲜双方对彼此的政策和措施,是本文研究的历史背景。第三章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再现朝鲜对“三藩之乱”的情报搜集情况,并对朝鲜所获情报内容进行统计,对情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 第四章是朝鲜对清朝“三藩之乱”的反应和对策,朝鲜表面上仍维系清鲜宗藩关系,国家内部则就是否北伐产生了争论并且积极提升国家防御力,这种表面与实际的差异,也体现了朝鲜对清政策选择的趋向。 第五章为结语。通过前文系统的论述,从身为藩属国的朝鲜角度分析其对上国政治利害的重视和计算,所获得的情报情况及实际对清政策,尝试回答这一时期清鲜宗藩关系的状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K3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2 宋慧娟;;清代调整中朝关系措施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赵兴元;顺治时期中朝之间的使节往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孙卫国;试论清朝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J];当代韩国;2003年04期

6 陈尚胜;;近16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述评[J];当代韩国;2009年03期

7 李云泉;清代前期对藩属国的封赏与朝贡贸易[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9 魏志江;论清兵入关后大清与朝鲜的关系——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榷[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10 李善洪;;明清时期朝鲜对华外交使节初探[J];历史档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睿;李氏朝鲜君臣眼中的康熙帝与雍正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舶;“三藩之乱”期间朝鲜遣清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孙红英;清朝前期朝鲜的对华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4 郑清坡;;“民变”话语考论[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5 马勇;;宗藩体制解体与东北亚乱局[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6 王天根;;史学框架与史学求真的限度——兼论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的史学转向[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7 欧阳跃峰;关成刚;;邪恶之花未必只结罪恶之果——晚清社会转型之际捐纳的客观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梁仁志;;明清徽州的绅商——兼谈明清绅商和近代绅商之不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新光;;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汪注;;清末广州对外经贸活动与英文粤音借词的产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志宏;;西方汉学边疆研究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孙泓;;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草原商路——以5—14世纪为中心[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吕波;;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9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10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3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5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7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章平;魏源的法律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麻小兵;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张乃和;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3 谢景芳;“三王”、续顺公所部“隶旗”考辨[J];北方论丛;1996年06期

4 赵兴元;顺治时期中朝之间的使节往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宋慧娟;;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6 孙卫国;试论清朝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J];当代韩国;2003年04期

7 苗威;华夷观的嬗变对朝鲜王朝吸收中国文化的影响[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8 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J];读书;1998年08期

9 郑以灵;浅论康熙朝海峡两岸的和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琼;关于清代帝后朝服与朝服像的几点看法[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韬;清初名将赵良栋论略[J];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2 李华;王策;;清初尚朝柱墓志疏证[J];文物春秋;2007年05期

3 陈锋;清代三藩之乱期间盐课岁入辨析[J];历史档案;1989年03期

4 王光宇;论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赵星光;;“三藩之乱”若干问题释疑[J];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Z2期

6 柳岳武;赵鉴军;;康熙朝清韩宗藩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06年05期

7 宋慧娟;;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8 邢照华;;平南王铁钟及铭文考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03期

9 刘启松;;“三藩”是指哪三人[J];咬文嚼字;2010年07期

10 罗进;;“三藩之乱”新论[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细谷良夫;王桂良;;围绕尚氏家族的诸史料[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2 秦晖;;大西军治滇时期的农业[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5第2期)[C];1984年

3 夫马进;;明清时期中国对朝鲜外交中的“礼”和“问罪”[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朱迪光;;新时期船山文学研究之得失及其展望[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5 高士华;;简论19世纪70~90年代的宗藩关系[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黄纯艳;;于阗与北宋的关系[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魏志江;;一部研究清朝与朝鲜边界问题的力作——评李花子近著《朝清国境问题研究》[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8 王元春;;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的斗争和影响[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9 王宜胜;;朝鲜战争中的冲突管理问题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10 金雄鹤;;论析中国共产党对朝鲜反日独立运动的认识——以“七七事变”前为中心[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真铭;[N];中国商报;2007年

2 和田春树 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本报特约编译 杨晓天;[N];世界报;2010年

3 裴军;[N];国防时报;2010年

4 李正华;[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记者 赵嘉鸣;[N];人民日报;2006年

6 本报专稿 周邦民;[N];世界报;2011年

7 宫一栋;[N];新华日报;2003年

8 魏刚;[N];北京科技报;2008年

9 关诚;[N];国防时报;2011年

10 本报驻朝鲜记者 赵嘉鸣;[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郑信哲;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3 陈放;朝鲜与女真、满族诸政权关系变迁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4 毛吉康;近代朝鲜半岛中立问题研究(1882-1905)[D];复旦大学;2010年

5 王燕杰;清朝前期与朝鲜边务交涉与合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金英兰;中国朝鲜族小说与在日朝鲜人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根硕;朝鲜的中国想像与体验(从17世纪到19世纪)[D];北京大学;2012年

9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捷;论朝鲜对清朝“三藩之乱”的反应[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松;朝鲜王朝对“三藩之乱”的态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赵梓淞;三藩之乱中尚之信立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秋影;清前期“安插”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舶;“三藩之乱”期间朝鲜遣清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蒙进君;清初广西平叛战争相关诸问题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弛;1885-1894年间华商赴朝鲜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董淋淋;清入关前与朝鲜间“刷还”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凯;清前期对朝鲜人越境案件的审理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燕霞;朝鲜初期(1392-1450年)对于“唐人”的安置与遣返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朝鲜对清朝“三藩之乱”的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82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