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声援并军援——苏联与中国的抗战

发布时间:2018-05-21 21:26

  本文选题:抗日战争 + 中国共产党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动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巨大,它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牵制和打击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海军,大大缓解了苏联和英美等国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因之,"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及苏联、美国等四方面力量在其中各自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彪炳千秋的独特的历史贡献。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赵书刚、侯杰、孙俊杰、胡波等几位从事近现代史研究的专家就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多方面的因素展开探讨,以此作为我们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隆重礼赞。
[Abstract]:China ' s anti - Japanese w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 s anti - fascist war ,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 s anti - fascist war .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always bear in mind the valuable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 s anti - Japanese war . In China ' 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the Kuomintang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played a great role in each of them , making a uniqu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良志;;要正确评价共产国际和苏联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J];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县宾;苏联绥靖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收场[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刘景瑜;;日本海军与国防方针的修订及外交政策选择(1922—1936)[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安成日;李金波;;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安成日;李金波;;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孙才顺;外蒙古独立过程述评[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刘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越南社会[J];沧桑;2007年04期

8 雷磊;;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联关系的解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任元;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研究综述[J];渤海学刊;1996年01期

10 刘芝平,刘祖广;从神圣同盟看“新北约”的未来走向[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志坚;邢鸿飞;;国际河流法刍议[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晓光;周彦;;东京审判研究——兼论中美两国在东京审判中的作用[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徐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4 徐康明;;意、德、日三国投降情况比较——四论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及其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石源华;;论开罗会议后国民政府结束战争的准备[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6 王可菊;;钓鱼岛及其在东海划界中的地位[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7 李广义;万彬华;朱宏杰;CHEN Xiaoshuang;;论专属经济区军事活动的权利与义务[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1年卷第1期[C];2011年

8 王惠宇;;苏联、中共代表团与东北抗日斗争[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9 王可菊;ZHANG Yue;;钓鱼岛及其在东海划界中的地位[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1期 总第3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秀芳;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华翔;国际地位与领土主权[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高鹏;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娇杨;抗日战争前期苏联对华军事援助(1937-1941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广峰;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孙创锦;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春泉;国家档案收回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季芳;软权力视角下的日本对外援助[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炎辉;日汪条约关系研究(1940-1945)[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琪;施特莱斯曼“百日新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雅洁;1938年奥地利不抵抗德国原因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会芳;苏联伊朗关系演变研究(1917-1947)[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爱雪;尼克松政府援助伊朗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友;押解溥仪——一个苏联将军的回忆[J];人民公安;2001年03期

2 郑又贤;略论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潘正祥,詹德斌;苏联瓦解的文化因素[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4 李新华,魏建国;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J];世界历史;2002年03期

5 李丹慧;新疆苏联侨民问题的历史考察(1945—1965)[J];历史研究;2003年03期

6 王炳毅;苏联出兵东北前夕苏日外交战揭秘[J];档案时空(史料版);2004年05期

7 曹卫平;;20世纪后半期东盟国家与苏联的关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6期

9 V.O.别恰特诺夫;褚国飞;;挫折中的运用:冷战初期的苏联对外宣传(1945—1947)[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6年02期

10 I.V.盖杜克;姚昱;郭又新;;被困三角关系:苏联与美国对中国的开放[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亓成章;;苏联缘何解体?[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孙永芬;;对苏联解体原因中高度集权政治因素的再认识[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栾景河;;国家利益的抉择——从苏联驻华使馆由南京撤至广州事件看苏联1949年对华政策[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4 吴嘉蓉;;论苏联在时代问题上的重大失误及其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在虎;房铠;高龙彬;;英美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研究述评[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6 栾景河;;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若干问题的历史考察与思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徐艳玲;;苏东剧变的全球化原因探析[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姚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发展道路的影响[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李玉贞;;国民政府同苏联的最后博弈者——宋子文、王世杰、蒋经国与斯大林的谈判(1945~1946)[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10 黄宗良;;从民主民生问题看苏共政权之得失——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南庄;粮食暗战,苏联巧计收购美国小麦[N];国防时报;2011年

2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 本报特约编译 李有观;苏联“火星”战术核导弹研制内幕[N];世界报;2009年

3 徐元宫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从俄罗斯解密档案看朝鲜战争中苏联航空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宋乔文;海底安核弹,,苏联想用海啸淹美国[N];国防时报;2010年

5 柳玉鹏;冷战时,英美间谍如何打入苏联?[N];中国国防报;2010年

6 本报专稿 木子;二战期间美英曾计划联合德国对付苏联[N];世界报;2009年

7 杨恕 口述 早报记者 陈良飞 整理;苏联最后三年[N];东方早报;2011年

8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教授 梁柱;对苏联解体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N];光明日报;2011年

9 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成;“菜篮子”与苏联解体[N];东方早报;2011年

10 南京政治学院 卢继元;民生问题摧垮了苏联[N];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建平;苏联对日外交政策研究(1941-1956)[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英;1945—1948年苏联在北朝鲜的政策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子晖;冷战时期的美国苏联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晓秋;苏联兴衰的民主视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延龄;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左凤荣;苏联走向衰落与解体的深层原因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海芬蕾;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学礼;在苏战俘问题研究(1941-1956)[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奥蕾;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苏联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公擎;苏联与朝鲜战争[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侯建颖;论苏联联邦制的变形及苏联的解体[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肖洪;试论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政策演变[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肖绚;论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出动[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6 苏栋;苏联利用西方1929-1933年经济危机问题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杨彬;国际角色定位与苏联的兴衰[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8 张雪;苏联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实践(1954-195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利花;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研究(1949-195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陆强;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0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920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