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张作霖与日本策划的“满蒙独立运动”

发布时间:2021-08-09 11:06
  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把中国东北视为其在华利益的生命线,为不断加紧对这一地区的侵略与控制,日本分别于1912年和1916年前后,参与策划了两次“满蒙独立运动”。本文将对两次“满蒙独立运动”期间所体现的日本“海外雄飞”的殖民扩张方案及发动两次“满蒙独立运动”过程中日本军部与日本政府对宗社党、川岛浪速、蒙匪等群体的幕后支持与控制情况进行细化研究,从而揭露日本政府和军部在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参与情况,分析日本是否是发动“满蒙独立运动”的主体之一。同时对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处于不同地位下的张作霖进行研究,分析张作霖与相关势力的关系及张作霖对两次“满蒙独立运动”采取的应对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探究张作霖在打击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重要性,从而力求公正的评价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张作霖。 
 
辽宁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页数:50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定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 日本针对“满蒙独立”的策划及张作霖与相关势力的关系
    1.1 日本方面对“满蒙独立运动”的策划
        1.1.1 日本扩张满蒙的方案与构想
        1.1.2 川岛浪速的策划与具体执行
        1.1.3 “满蒙独立运动”的实施与中止
    1.2 张作霖与“满蒙独立运动”相关势力的关系
        1.2.1 张作霖与日本方面的关系
        1.2.2 张作霖与宗社党的关系
        1.2.3 张作霖与其他利益各方的关系
2 张作霖在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对策与日本的反应
    2.1 张作霖对两次“满蒙独立运动”的对策
        2.1.1 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前期迎合宗社党
        2.1.2 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后期由迎合到反戈一击
        2.1.3 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中镇压蒙匪与宗社党
    2.2 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日本对张作霖态度的变化
        2.2.1 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试探与笼络
        2.2.2 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打”与“拉”
3 对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中的张作霖评价
    3.1 两次“满蒙独立运动”对张作霖的发展轨迹上的影响
        3.1.1 实现了奉系军阀崛起道路上的一次“二连跳”
        3.1.2 成为日、张关系由利用到不信任的一个转折点
    3.2 张作霖是怀有民族情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3.2.1 国家大义层面上的“民族主义者”
        3.2.2 维护自身利益层面上的经济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期刊论文
 
[1]张作霖主政奉天初期对宗社党的打击与对日交涉研究[J]. 赵菊梅.  关东学刊. 2018(03)
[2]奉系军阀与日本关系的演变[J]. 李馨.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7)
[3]民国初内蒙古王公与日本“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J]. 韩狄.  日本研究. 2016(02)
[4]日本分裂企图的破灭与中国的统一——再论“东方会议”与皇姑屯事件[J]. 张洁.  学习与探索. 2010(04)
[5]论奉系军阀[J]. 胡玉海.  东北史地. 2008(02)
[6]究竟是谁杀死了张作霖[J]. 徐彻.  文化学刊. 2007(03)
[7]从“满蒙交涉”看张作霖对日谋略[J]. 王海晨.  史学月刊. 2004(08)
[8]民元日本策动满蒙“独立”阴谋述略[J]. 吴永明.  民国档案. 2002(02)
[9]皇姑屯事件探析[J]. 张劲松.  日本研究. 1998(02)
[10]试析日本侵华战争的根源[J]. 周希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5(04)
 
博士论文
 
[1]大陆浪人影响日本外交政策的方式与途径(1868-1919)[D]. 姜瑛.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D]. 王鹏辉.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跨国联盟与双层博弈[D]. 沙治平.中共中央党校 2014
 
硕士论文
 
[1]日本浪人的离间“工作”与“满蒙独立”运动[D]. 陈艳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内藤湖南的“满蒙观”研究[D]. 高超.北华大学 2016
[3]张作霖与宗社党研究[D]. 张晓丹.辽宁大学 2014
[4]论满蒙独立运动[D]. 张艳英.渤海大学 2012
[5]民国初期东蒙古局势[D]. 白南定.内蒙古大学 2010
[6]宗社党研究[D]. 宋欣.西北民族大学 2007
[7]张作霖对日外交述评[D]. 王冠鸿.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29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229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