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进程和教训

发布时间:2019-12-05 11:12
【摘要】:英国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始于中世纪,先后经历11—13世纪的"快速发展期",14与15世纪的"衰落停滞期",16和17世纪的"恢复期",18和19世纪的"加速发展期",以及20世纪的"完成期"等不同的历史时期。英国城市化历史不仅留下一些经验,也出现过许多失误和教训,其中有些失误在今天第三世界城市化过程中还不断重演。反思这些失误和教训是正确认识英国城市化历史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世界历史;1996年06期

2 徐浩;;中世纪英国城市化水平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美丽;英国工党与英国两党政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肖翠松;英国地主阶级兴起的原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李从松;西方国家大学生贫困观念的变迁与贫困生资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张殿清;;中古英格兰王室财政收入演变及其对议会发展的影响[J];河北学刊;2010年01期

5 邓云清;阿卡德米学院运动与英国近代泛智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6 徐奉臻;关于英国“自耕农”的再研究[J];世界历史;2000年03期

7 尹虹;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J];世界历史;2001年04期

8 郭俊,梅雪芹;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中产阶级中上层的家庭意识探究[J];世界历史;2003年01期

9 傅新球;英国离婚法的演变[J];世界历史;2003年02期

10 姜守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扩张特点探析[J];世界历史;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易继明;;日耳曼财产法中的团体主义——与罗马财产法的比较及其历史价值[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4 华飞;;英国的“迈达斯灾祸”——对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城市病”的探讨[A];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C];2008年

5 郭华;;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居住状况的变迁[A];都市文化研究(第7辑)——城市科学与城市学[C];2012年

6 王程椺;;休闲文化与英国“集体发明”的起源[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3[C];2014年

7 雍正江;;15-17世纪英国弱势群体的流动与福利保障主体的转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陆建松;上帝、国家与财产权[D];复旦大学;2011年

7 郭丰秋;审判查理一世与英国君权观的变化[D];武汉大学;2011年

8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峰;城市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孙雅茹;现代化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发超;论奥斯丁小说中的交往习俗[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琳琳;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吉晶;中世纪巴黎大学英国学者的流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兆瑜;近代英国海险管理制度的起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梓;十八世纪伦敦与北京商人阶层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允;美国公共信托理论评介[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浩;前工业社会中的城市市场结构与市场导向的商业化[J];史学月刊;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育良;戴春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J];文史博览;2006年24期

2 赵小钢;;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与瞻望[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3 李占才;运迪;;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化及其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6期

4 柯美录;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姚上海;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约束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申培轩;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胡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陈越;;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析[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9 王建平;余菊;;试论新形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10 林毅;;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姜春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泽敏;杨晓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及其效果分析[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国炳;黄大学;;湖北省农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解决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秀芝;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朝晖;陈琳;;基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教育发展思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文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永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流向及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10 张随榜;李博;张之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民工组织管理[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个新亮点[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常永强 张剑冰 王志峰;制约劳动力转移的三大“瓶颈”[N];运城日报;2005年

3 罗荣淮;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N];云南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婷;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补助[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处理好四个关系[N];阿勒泰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志科;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卓有成效[N];阿勒泰日报;2007年

7 侯余林;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思考[N];鞍山日报 ;2006年

8 见习记者 侯沛丽;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N];安阳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曹永清 通讯员 王健 王强;劳动力转移培训促农牧民脱贫增收[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邱岚;实行劳动力转移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N];中国妇女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马红梅;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成华;邯郸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盛小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谢涛;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肖玉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邓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黄渊社;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艳鹃;基于我国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白小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9 陈伟红;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9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2569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