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研究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1-03-17 15:27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比拼,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呼唤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简称,它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并且直接为通识教育服务。研究通识课程设置有助于我们在通识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课程设置经历了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三个阶段,从雏形走向最终的成熟,从以宗教课程为中心,到引入实用课程,再到设置多元化通识课程,内容也更完整丰富。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体系包括其课程设置的理念、原则、目标及领域。影响课程设置理念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的需要、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参与、学生的需求。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经历了宗教与世俗合一、以实用主义为主导、多栖发展的可塑之才三个阶段。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原则有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深刻性原则。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合理的“人”或“公民”,引领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国内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3.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的研究价值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关于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思想的研究
        2. 关于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的研究
        3. 评述
    (四) 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一) 核心概念
        1. 通识教育
        2. 课程设置
    (二) 自由教育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流变
    (一) 国王学院时期——通识课程的雏形
    (二) 哥伦比亚学院时期——通识课程的发展
    (三) 哥伦比亚大学时期——通识课程的成形
四、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课程设置体系
    (一)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理念
        1. 通识课程设置理念的影响因素
        2. 不同时期通识课程设置的理念
    (二)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原则
    (三)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目标
    (四)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领域
五、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特点
        1. 坚持核心课程
        2. 小班教学模式
        3. 课程内容丰富
        4. 课程安排有序
    (二)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 明确通识教育内涵
        2. 提高教师授课能力
        3. 丰富通识课程内容
        4. 营造浓厚人文氛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路径[J]. 易红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4)
[2]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 杨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04)
[3]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历程研究[J]. 汤谦繁,徐文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 贾宏春.  教育探索. 2011(01)
[5]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他山之石——评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通识课程体系之争[J]. 张冲.  复旦教育论坛. 2011(01)
[6]关于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若干思考——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成功经验之启示[J]. 曲铭峰.  中国大学教学. 2005(07)
[7]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综述[J]. 伍红林.  现代大学教育. 2005(01)
[8]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 刘少雪.  比较教育研究. 2004(04)
[9]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 黄明东,冯惠敏.  高等教育研究. 2003(04)
[10]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特点述评[J]. 杨秀玉.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7)

硕士论文
[1]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 孔令帅.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7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087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