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07 01:27
  20世纪末以来,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不断引发人们的担忧,希望人文精神复归的呼声日益高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我国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也正是顺应这个历史潮流而进行的。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在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培养具备丰富人文知识和高尚道德修养的青年一代,提升国民的人文素养水平,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然而纵观当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却不能令人满意。历史教师紧紧围绕高考命题方向决定授课内容,而不注意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使得新课改的许多先进理念未能落到实处。中学生集体意识淡薄、无礼貌、不文明、依赖性强、污染环境、不关心他人和社会等现象日益突出,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仍然很低。此外,中学历史教师队伍本身也存在人文素养水平不高的现象,许多教师呈现职业倦怠心理,缺乏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本文结合当前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在对当前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以期为中...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人文素养的概念及中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
        1、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
        2、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
    三、研究综述
        1、国外人文素养教育状况
        2、国内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和方法
        2、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对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养教育是时代发展对优秀人才的要求
    二、人文素养教育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素养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历史教学以高考为导向,以追求上线率为最终目的
    二、历史课堂脱离社会现实,无法实现其社会功能
    三、文理分科越来越早,历史变成不受重视的辅科
    四、历史课堂上的人文素养教育无系统的计划和目标,支离破碎
    五、高中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不容忽视
        1、学生缺乏感恩之心,个人主义严重
        2、校园缺乏人文关怀,师生关系紧张
        3、学生缺乏团体合作意识,集体观念淡薄
        4、学生责任意识淡漠,不关心社会和他人
        5、学生人文知识严重欠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六、历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难以起到榜样作用
        1、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功利主义严重
        2、以考试成绩区别对待学生,缺乏人文情怀
        3、缺乏进取创新的科学精神,视野狭窄
        4、部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严重,消极怠工
        5、部分教师师德素养低,缺少正确的价值追求
第三章 改进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现状的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2、加强教师师德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提升校园管理者的素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4、历史教师个人努力,自觉提高人文修养
        5、加强教师自我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用伟大的历史人物感染学生,培养其高尚追求
        2、用优秀的文艺成果熏陶学生,培养其正确审美情趣
        3、开设专题研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4、通过对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和谐健康社会的构建任重而道远
    三、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精神
        1、分角色扮演,组织课堂辩论
        2、通过每日新闻,关注社会时事
        3、开展主题活动,激发探索热情
        4、走近历史遗迹,深刻感受人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122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22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