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自觉与批判: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建构 ——社会运行学派“五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13:30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必然地要立足于本土化,面向国际化,迈进全球化,这是社会学学科建设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社会学本士化的主题围绕着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而展开,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有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层次和程度。社会运行学派是对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及以他为带头人的学术群体30余年来所构思及倡导的社会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一种称呼,该学派以郑杭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30余年来积极地致力于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探索、发展与深化,成绩卓著,成为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第一个目标明确的本十化社会学理论体系”。对于社会运行学派“五论”这一具有本十特色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既是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表现,也是理论自觉精神的继续发展,既是与当今世界社会学理论对话的必要,也是丰富和拓展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必需。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建构的研究将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夯实基础,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添砖加瓦。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发生发展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本士社会实践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度,也达到了应有的现实高度。正视和挖掘中国悠久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厚资...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主题、视角与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一) 新中国成立前早期社会学的社会学理论
        (二) 社会运行学派的“五论”
        (三) 重建以来的其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构建
    三、本研究的视角及目标
        (一) 研究方法及思路
        (二) 研究视角及内容
        (三) 研究的目标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宏大背景:时代、社会、学术的三重变奏
    一、全球化背景:两次“大航海时代”
        (一) 人类进入第一次大航海时代的社会学境遇
        (二) 迈进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社会学挑战
    二、迈向开放的社会:从转型到快速转型
        (一) 社会从守旧封闭到开放创新
        (二) 社会从转型到快速转型
    三、走向综合的学术:从综合走向更加综合
        (一)社会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综合趋势
        (二) 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综合趋势
第二章 思想渊源:古今中外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追问
    一、西方文明的积淀与承传
        (一) 古希腊进步思想的奠基
        (二) 启蒙与理性的时代烙印
        (三) 现代批判反思的多维立场
    二、中国社会学的思想溯源与返本开新
        (一) 古代治乱兴衰思想的启发
        (二) 前后50年的历史沉淀与勃发
    三、中西社会学思想的融汇与交流
        (一)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承传与创新
        (二) 西方二元对立思想的反思与超越
第三章 自觉之路: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逻辑延展
    一、理论与时代的互动:生成基础
        (一) 对拨乱反正时代境遇的认识及总结
        (二) 对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理解及思考
        (三) 对中国社会学使命的反思及行动
    二、理论的自我更新与发展:逻辑程式
        (一) 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的交集
        (二) 社会学理论的双重逻辑
    三、与西方社会学的对话:时代境遇
第四章 批判之维: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关键议题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 “个人”的言说与社会的“叙事”
        (二)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新构”
    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一) 历史视野中的“传统”
        (二) 历史视野中的“现代”
        (三) 社会学中的“传统-现代”理想类型方法
        (四) 传统的被发明与现代的成长
    三、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
        (一) 社会转型的理论分歧与对话
        (二) 转型社会的现实思考与解读
    四、现代性的“新”与“旧”
        (一) 现代性的吊诡
        (二) 现代性的跃迁
    五、顶天立地与反思批判
        (一) 世界与本土的勾连贯通
        (二) 批判与建设的辩证统一
    六、价值迷思与学术话语
        (一) 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
        (二) 左右言他与话语有权
第五章 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解释范式
    一、运行:社会发展的理论主轴
        (一) 社会运行:类型、条件、机制
        (二) 秩序和发展:社会运行的核心追问
    二、转型:现代性的本土脉动
        (一) 广义转型论的实质内涵
        (二) “度”与“势”:转型实证研究的基本骨架
        (三) 转型范式的理解及应用
    三、学科:社会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知识根基
        (一) 学科起点的差异和起步的相似
        (二) 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的“本土化”
        (三) 本土化运动中的社会学“中国化”
    四、互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现代话语
        (一) 社会互构的理论基点
        (二) 社会互构的逻辑理路
        (三) 社会互构的实践映射
    五、实践:回归经典的社会范域
        (一) 实践的结构性巨变
        (二) “二维视野”的方法论意义
第六章 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自觉意义
    一、从概念的革命到革命的概念
    二、朝向主客体并置的范式转换
    三、从出场向在场的话语转向
    四、理论回到实践与行动指向未来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的结论
    二、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3177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77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a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