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走向生命对话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1-06-05 08:57
  对话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换,价值交换,语言、思想的馈赠,更是一种生命的内在诉求。生命在对话中敞亮,存在在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超升,生命主体之间的对话生成着永恒延时的鲜活生命对话文本。对话不同程度地深入到人类生命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之中,它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调适自我生命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生命“在场”的姿态,重建自我生命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成为人类生命理性生存的标志。 我们的教育在培植学生对话理性并形成这样的对话生活意识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的特征就在于他是活生生有对话欲望的文化生命体。生命渴望表达、叙述,进入怡然的对话之境。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独白教育,整个教育过程充斥着独白的声音。知识的单向灌输造成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闭锁,没有精神的交汇与碰撞,就不可能有吸纳与融合,知识变成了死水一潭,失去了流动性的源头,自然不会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生命智识。这样的教育扼杀了个体生命的对话欲望,剥夺了个体生命的对话权利,削弱了个体生命的对话能力,导致了学生生命活力匮乏、生命创造力桎梏、生命价值贬损。因此,要还学生个体生命以本真而完整的教育,我们认为应该诉诸生命对...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生命存在:永恒展开的对话
    (一) 对话思想:生命文化的自然孕育
        1. 中国传统生命文化隐藏的对话意识
        2. 西方生命文化蕴含的对话思想
    (二) 对话与生命:自在天然的关联
        1. 对话——生命的内在诉求
        2. 生命——对话的终极观照
    (三) 识读对话:不断扩展的隐喻
        1. 对话的意蕴
        2. 对话的隐喻
二、生命对话:教育的生命源泉
    (一) 生命对话:教育意蕴之所在
        1. 生命对话是学生个体生命本质充分彰显的过程
        2. 生命对话是师生倾听与言说的统一
        3. 生命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经验共享的过程
    (二) 生命对话:教育精神的实质
        1. 教育以对话的方式实现对生命的积极干预
        2. 教育的目的是自觉地将对话内容转换为生命资源
        3. 教育过程是生命对话的过程
    (三) 生命对话:教育价值的旨归
        1. 确证学生个体的生命存在
        2. 化育学生个体的生命情感
        3. 完成学生个体生命的自我探询与主体建构
        4. 引导学生个体生命过一种对话的审美人生
三、走向生命对话:教育的理想追求
    (一) 教育走向生命对话的理论依据
        1. 人性基础
        2. 交往理论
    (二) 教育走向生命对话的价值观念确立
        1. 注重“成人”的教育目的观
        2.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过程观
        3. 建构“我——你”的师生观
        4. 以“文本”取代“蓝本”的课程观
        5. 由“单一”变为“多元”的评价观
    (三) 教育走向生命对话的原则遵循
        1. 主体间性原则
        2. 人文思维原则
        3. 情境化原则
        4. 提升性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话与理解:师生交往语言意义的追寻[J]. 刘冬岩,陈旭远.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2)
[2]语言:师生心灵之约[J]. 王.  教育研究. 2002(02)
[3]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诠释[J]. 和学新.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9(04)



本文编号:3211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11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