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后现代主义科学精神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1:34
  随着科学与哲学、宗教的逐渐分离,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构成了人类理智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与科学精神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其经历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的发展阶段,中世纪时期与宗教神学的抗争,近代时期对人类理性的强调,以及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多元化发展。科学精神,反映了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中所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如求真、平等、宽容、质疑等。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以其强势的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特征和明显的“碎片化”、“多星丛”主张,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掀起一股逆流,同时也影响到了科学研究领域。对于科学精神的探讨而言,后现代主义提供了诸多思考的维度,如对待权威的态度、对理性过度张扬的反思、对价值与事实关系的探讨、对认同和异议的分析等,都与科学精神本身具有某种契合之处。然而,由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具有否定一切中心的破坏性特征,使得其本身走上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歧途,这对于科学精神的而言又是必须被摒弃的倾向。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而言,塑造求真与理性的科学精神,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诉求。在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
    一、何谓科学精神
        (一)“科学”与“科学精神”
        (二)科学精神的层次
    二、科学精神的起源与嬗变
        (一)古希腊:缘起与雏形
        (二)中世纪:对宗教神学与经院哲学的抗争
        (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理性的张扬
        (四)当代境遇:多元化发展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与科学精神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科学视野
    二、后现代主义科学精神的特征
        (一)反基础主义
        (二)反本质主义
        (三)反理性主义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科学精神的文化价值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科学精神的几点启发
        (一)打破逻各斯中心,注重多样性实践
        (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
        (三)打破主客二元论
        (四)融会事实与价值,推动有机社会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科学精神的现实推动
        (一)对“绝对真理”的质问
        (二)对“试错证伪”的执行
        (三)对“解构一切”的纠正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科学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价值建构的启示
    一、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
    二、当代中国文化价值提升的三个维度
        (一)科学信仰与科学主义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科学精神与道德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纲领和旗帜[J]. 邱紫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传统文化探源[J]. 梁秀文,夏从亚.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1)
[3]论卡尔·波普尔否证论中的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J]. 周立华.  求索. 2016(03)
[4]启蒙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兼论理解启蒙的基本立场[J]. 黄学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树立科学观念,培育科学精神[J]. 陈凯先.  科学与社会. 2015(03)
[6]科学伦理精神: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融合的必然走向[J]. 杨怀中,熊英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7]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J]. 黄明理,陈兆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8]从哥白尼革命看科学精神的塑造——写在《天体运行论》发表470周年之际[J]. 蒋道平,徐飞.  科学学研究. 2013(09)
[9]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融合[J]. 苏丹.  学术交流. 2013(01)
[10]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J]. 夏基松.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1)

博士论文
[1]论科学精神[D]. 秦元海.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0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20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