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优雅的文明”:辜鸿铭的人文理想新论

发布时间:2021-06-25 02:07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辜鸿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直以来,辜鸿铭因其对满清王朝的“愚忠”倍受讥嘲。即使中国早已推翻帝制多年,他仍然穿着长袍马褂,拖着一根不合时宜的长辫。甚至对一些公认的传统文化糟粕,他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痴迷与热爱,他的这些奇言怪行为他赢得“满清遗老”“冥顽不灵”的骂名。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学界对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视,对辜鸿铭的评价才渐趋肯定,他被定位为“文化保守主义者”“文化民族主义者”。不少学人肯定他的爱国热情。然而,辜氏本人恰好是爱国主义的反对者,他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一战的主要根源。满清王朝的存亡并非他最为关心的事,甚至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不是他最终的奋斗目标,他真正萦绕于心的是如何从儒学中找到医治现代文明物质主义痼疾的“良方”。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中国范围内率先反思现代化之负面性的思想先驱。在他看来,物质功利主义是中西文明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只有凭借儒学重建世界范围内的道德秩序才能摆脱这一困境。他忠于满清王朝也是从他的文化理想出发,是把满清王朝作为儒家王道政体的典范。他笔下的“中国人”实为以“优雅”为特征的一种道德人格,并非血缘、民族、地域意义上的“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优雅的文明":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最初反思
第一章 "优雅的文明"与中国古典文化新释——辜鸿铭的人文理想
    第一节 "优雅的文明"
    第二节 "优雅的人"
    第三节 道德宪法与文明国家
    小结
第二章 "优雅的文明"与欧洲现代文明的困境
    第一节 一战的根源与"群氓崇拜"——对欧洲现代文明物质功利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艺术与科学的对立"——对启蒙理性的反思
    小结
第三章 "优雅的文明"与中国近代化问题
    第一节 物质功利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概况
    第二节 对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批评
    第三节 对康有为"雅各宾主义"的抨击
    小结
第四章 "优雅的文明"与西方现代弊端的拯救之道
    第一节 道德与知识上的"门户开放"——面向西方的"扩展"论
    第二节 "优雅的文明"与儒家王道政体优越论
    第三节 "优雅的文明"与"良民宗教"建设
    小结
第五章 "优雅的文明"之缘起——辜鸿铭与西方浪漫主义的渊源
    第一节 浪漫主义大潮的熏陶
    第二节 卡莱尔的影响
    第三节 阿诺德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总论
    第一节 辜鸿铭的独到与偏颇
    第二节 辜鸿铭的启示意义
附录 辜鸿铭著译年表及生平大事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辜鸿铭与五四新文学[J]. 段怀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2]辜鸿铭与张之洞[J]. 罗红艳.  贵阳文史. 2008(06)
[3]1978—2008年辜鸿铭研究述评[J]. 刘中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6)
[4]辜鸿铭:中西文明比较视野中的孔教观[J]. 韩星.  世界宗教研究. 2008(01)
[5]论辜鸿铭的文学观念[J]. 朱寿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论作为文学家的辜鸿铭——兼论其言论的文学批评本体特征[J]. 朱寿桐.  湖南社会科学. 2008(01)
[7]评19世纪英国的牛津运动[J]. 叶建军.  世界历史. 2007(06)
[8]乖谬的道德本体论——辜鸿铭道德人文观的解析[J]. 朱寿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
[9]论辜鸿铭的道德人文观[J]. 朱寿桐.  天津社会科学. 2007(03)
[10]辜鸿铭与新人文主义的关联[J]. 朱寿桐.  江汉论坛. 2007(03)

博士论文
[1]辜鸿铭与德国[D]. 方厚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2]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 陈爱钗.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8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48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