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设计哲学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哲学之比较初探

发布时间:2021-07-21 08:42
  随着我国设计业的迅速发展,设计实践的结果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在我国加入了WTO的现实条件下,产品设计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怎样结合我国的设计现实,利用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今先进的技术和信息资源,使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命,成为我们的设计的文化根源。设计尤其是设计理论在我国还很薄弱,目前与设计相关的理论和探索正在逐步建立和活跃。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方设计哲学的比较和探讨,并结合现实情况来探讨设计的发展趋势。 绪论中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涉及的方法和理论。论文第一、二章分别回顾和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及其在传统造物种的体现。指出西方哲学的局限性和中国哲学的现实意义。第三章对现代设计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构架进行了分析阐述。对影响设计的技术、经济和文化等因素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代设计的积极意义。第四章以现代西方的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比较,包括设计认识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和设计的方法论。并就西方典型国家的设计思想、文化或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其对我国设计可供借鉴之处。文章第五章探讨了信息社会设计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对影响...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本论文的研究原因和意义
    本文的脉络
    本文认知方法及其理论
第一章 中国哲学与古代设计思想
    1.1 中国哲学思想表征
    1.2 儒、道、释家的哲学思想表征
        1.2.1 儒家——礼制
        1.2.2 道家——阴阳
        1.2.3 释家——禅道
    1.3 传统造物中的哲学
        1.3.1 设计思想的渊源
        1.3.2 “三器”的设计哲学
    1.4 中国哲学与古代设计思想的分析
第二章 中国美学与古代设计思想分析
    2.1 美感的起源
    2.2 造物中的美
        2.2.1 和——儒家美学思想
        2.2.2 技近乎道——道家美学思想
        2.2.3 《周易》美学思想
第三章 西方现代设计哲学基础和美学分析
    3.1 设计哲学
        3.1.1 功能主义
        3.1.2 技术美的本质和特征
        3.1.3 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
    3.2 设计的含义和设计方法的理论构建
        3.2.1 关于设计的含义
            3.2.1.1 外部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3.2.1.1.1 技术因素
                3.2.1.1.2 经济因素
                3.2.1.1.3 文化因素
            3.2.1.2 内部因素——心理因素
    3.3 哲学、美学和设计之间关系
第四章 中西方设计哲学的比较分析
    4.1 从“以机器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4.1.1 机械中心论
            4.1.1.1 技术决定论
            4.1.1.2 科学决定论
            4.1.1.3 机械论
        4.1.2 “人”为中心设计观
    4.2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设计思潮
        4.2.1 美国的商业性设计
        4.2.2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4.2.3 “意匠”——日本的经验
        4.2.4 ——德国的设计
        4.2.5 ——意大利设计
    4.3 中西各自对传统继承
        4.3.1 “大陆”文化的上下承传
        4.3.2 “海洋”文化的多元融合
        4.3.3 西方文化挑战中国传统
第五章 信息化时代的中西设计哲学探索
    5.1 设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2 “设计”的设计
        5.2.1 绿色设计
        5.2.2 非物质主义设计
    5.3 设计的人文回归——中西文化因素
    5.4 中西方设计哲学的互动
结语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艺术设计继承传统的两种模式比较[J]. 诸葛铠.  装饰. 2001(02)
[2]从哲学看工业设计的问题及其出路[J]. 朱红文.  哲学动态. 2000(05)
[3]浅论中国象征符号与传统造型[J]. 寻胜兰.  装饰. 2000(01)



本文编号:3294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94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