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暮色中的寻找 ——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发布时间:2021-07-27 22:41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的背景:两年前,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华东师大人文学院211工程项目《现代化历史运动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文学卷《沧桑巨变中的形象描述》中第六章“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派”的研究,并撰写了4万多字的文章。为此,我对西方现代主义在新时期小说中的表现产生了兴趣,并确立了以《暮色中的寻找——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小说》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其一,较为系统地认识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应和,以期寻找自身发展的现代性,把握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的核心即对于生命本体的思索与审美叙事观的变化;其二,通过论述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向“世界小说”的目标前进与发展的现代意义,认识其创作理念、主题走向、文本结构以及在艺术上反传统的特色给文学领域提供的新的观念、新的艺术视野;其三,通过对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阐述与批判,促进21世纪中国小说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促进人们对建立多元化的小说创作景观与风貌做进一步的思考。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为:以历史流向的回顾方式,在对新时期以来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以...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导论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的复活
    一、 现代主义进入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
    二、 现代主义在新时期文坛“复活”的契机
    三、 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走向
第一章 “归来者”对现代主义“形式意味”的尝试
    一、 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的“心理时间”--茹志鹃、王蒙对意识流手法的吸纳
    二、 压抑感、异化感、荒诞感的危机意识--宗璞、谌容对荒诞手法的借鉴
    三、 现代叙事的坐标:反思历史,探索人的意义
第二章 “寻根小说”中的文化批判与现代观念
    一、 “寻根文学”的缘起与文化主体的重建
    二、 韩少功挖掘民族积弱的劣根
    三、 王安忆关注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
    四、 莫言现代审美观中的蓬勃野性
    五、 扎西达娃反观传统与期盼现代
    六、 “超验”与“虚构”的现代叙事话语
第三章 “现代派”在迷惘中对生命意义的求索
    一、 在愤世嫉俗中张扬个体的生命价值
    二、 刘索拉“黑色幽默”中的精神反叛
    三、 徐星:迷茫彷徨中人生价值的寻找
    四、 “现代派”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意义
第四章 “先锋派”小说的文本实验
    一、 中国“先锋派”小说的背景支撑
    二、 对传统叙事的颠覆--先锋作家的“元叙事”策略
    三、 审丑与审恶的主题走向--先锋作家直面生存的丑与人性的恶
    四、 “冷硬”与“荒寒”的审美品性--揭示孤独与死亡、偶然与荒诞的神秘色彩
    五、 中国“先锋派”小说的阐释与批判
第五章 “新生代”作家的本色叙事
    一、 “新生代”的命名与作家立场
    二、 “新生代”小说中多元化的欲望透视
    三、 “新生代”小说中生存的虚无与焦虑
    四、 “新生代”小说的局限与精神提升
第六章 女性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姿态
    一、 女性作家“个人化”写作的内涵与意义
    二、 陈染“个人”隐秘世界的书写
    三、 林白“回忆似”的自我解剖
    四、 女性作家“个人化”叙事的精神困境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文编号:3306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06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