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小学科学教育的人文视界

发布时间:2021-07-28 21:21
  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取得了诸多辉煌成果。步入新纪元后,科技的进步与更新更是呈现直线攀升的趋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人类物质生活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变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也正在逐步地加深与扩大。然而长久以来,科学技术仅仅被狭隘的作为征服自然的手段,人类忽略了从精神层面上给予科学以人文价值的指引。由于科学认识的片面性使得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缔造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困惑。为此,应该提倡全面的科学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认识与观念,注重科学教育中人文意蕴的体现,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科学教育理念,这对于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历史流变的角度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与融合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此提倡应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将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主张。这就要求科学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发掘科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同时,本研究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立场,探讨了人才培养规格对科学教育的要求,即科学教育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主题与方法
    四、 研究现状
    五、 相关概念界定
        (一) 科学
        (二) 人文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一章 小学科学教育人文意蕴的历史考察
    一、 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和融合
        (一) 科学与人文的分离
        (二)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二、 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中人文价值的地位提升
        (一) 西方近代以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二) 我国近代以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第二章 小学科学教育中体现的人文意蕴及其必要性
    一、 小学科学教育体现的人文意蕴
        (一) 人文目标
        (二) 人文价值追求
    二、 小学科学教育彰显人文意蕴的必要性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二) 小学科学教育《课标》的要求
        (三) 科学学习认知特点的要求
第三章 小学科学教育人文价值体现的实践考察——基于两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一、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人文价值追求
        (一) 关于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追求
        (二) 关于教科书的组织及呈现方式的人文价值追求
        (三) 有关教科书体现人文价值追求的不足
    二、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人文价值追求
        (一) 关于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追求
        (二) 关于教科书的组织及呈现方式的人文价值追求
    三、 两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人文价值体现的比较
        (一) 两版教科书所体现人文价值的共通点
        (二) 两版教科书所体现人文价值的不同点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一、 构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小学科学教育理念
    二、 融入凸显人文价值的小学科学教育内容
        (一) STS 教育
        (二) 科学史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问题”探析[J]. 张海波,杨兆山.  教育研究. 2011(11)
[2]“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 姚姿如,杨兆山.  教育研究. 2011(03)
[3]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 丁邦平.  教育研究. 2010(10)
[4]谈谈育人为本[J]. 石中英.  教育科学论坛. 2010(06)
[5]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J]. 石艳.  教育研究. 2010(02)
[6]中小学科学教材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 潘丽华,曹明富.  基础教育研究. 2009(20)
[7]以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科学教育方式的重要转变[J]. 王后雄.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3)
[8]科学的真善美:科学教育的追求[J]. 刘健智.  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 2009(08)
[9]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J]. 王澍,柳海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对我国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J]. 王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5)

博士论文
[1]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 张海波.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 耿淑玲.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论教育的超越性[D]. 王守纪.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 赵长林.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8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08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