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

发布时间:2021-07-31 17:35
  本论文旨在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主要是文学教育)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重点研究、解决以下问题:一,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作品、文艺理论形成了怎样的文学话语,对中学语文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现代中国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改革对现代中国文学的传播、接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三,文学发展与母语教育互动关系的连接点是什么,二者如何在相互影响、促进的过程中共同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四,新世纪文学话语和教育话语如何走向融合,中学文学教育应怎样开展。本论文的研究视角是话语实践和话语分析。无论是现代中国文学,还是现代语文教育,都是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它们又对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塑造和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是通过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后者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接受和规训。但它们使用的工具是相同的,都是语言和文本;发挥作用的形式是相同的,都通过话语实践;它们的目标和推动力也是相同的,目标是立人,主要推动力是现代化。因此,现代中国文学和现代语文教育虽然各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内部规律,但其发展轨迹是互相交叉互为影响的...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2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言
第一章 晚清教育话语与国文设科
    一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文界革命的互涉
    二 中体西用的话语实践对文学和语文教育的影响
    三 学制改革与国文科的设立
第二章 五四启蒙话语与国文教育改革
    一 话语体系转型对五四文学革命与国文教育改革的深层影响
    二 五四文学观念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三 五四文学革命的创作实绩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四 国语统一运动与国语科的设立
    五 现代教育理论对文学教育的推动——以道尔顿制实验为例
    六 文学革命和语文教育相互影响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三章 三十年代的大众话语与语文教育
    一 文艺大众化思潮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二 大众语运动与语文教育
    三 三十年代的语文教育
    四 对三十年代文艺大众化与语文教育的反思
第四章 四十年代的革命话语与语文教育
    一 四十年代民族形式讨论与语文教育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话语的规范
    三 四十年代文白问题的深入思考
    四 革命话语中的语文教育
第五章 五十—七十年代的政治话语与语文教育
    一 政治话语控制下的文学和语文教育
    二 政治话语的普泛化倾向与《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
    三 语文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
    四 六十年代的语文大讨论
    五 进入教材的十七年文学作品——重现革命历史和再造新中国形象的努力
    六 “文革”语境中的文学与语文教育
第六章 八十—九十年代的人文话语与语文教育大讨论
    一 文学创作与语文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 人文精神讨论与人文话语的形成
    三 人文精神与语文教育
    四 人文话语观照下的文学教育批判与反思
第七章 世纪之交的全球话语与语文课程改革
    一 以人为本:文学与语文教育的旨归
    二 全球化语境中的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
    三 全球话语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四 网络环境与《Q 版语文》
    五 后现代批评话语与对“那一代”的批判
    六 民族主义话语与新读经运动
第八章 话语体系变迁中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一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历史沿革
    二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与教学
    三 中学语文教育视野中鲁迅作品的阅读史
    四 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当代审视
第九章 文学话语与教育话语的融合——新世纪的文学教育
    一 目标论:回归本体,重视主体
    二 内容论:重视经典教育
    三 方法论:建立新的解读系统
    四 策略论:实施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五 评价论:建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评价体系
    六 行动论: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融合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 王富仁.  中学语文教学. 2005(01)
[2]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 黄曼君.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3)
[3]现代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形态分析[J]. 刘洪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03)
[4]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J]. 刘良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03(04)
[5]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J]. 旷新年.  文学评论. 2003(01)
[6]“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J]. 刘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1)
[7]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一)[J]. 李雁冰.  上海教育. 2001(11)
[8]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J]. 刘国正.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6)
[9]关于中学语文教改的若干思考[J]. 刘锡庆.  课程.教材.教法. 1999(03)



本文编号:3313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13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