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1-08-22 03:50
  教育领域存在两种相背的倾向:一方面教育理论不断玄思化、抽象化,另一方面教育实践越来越操作化、技术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按照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与运行方式发展,二者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寻求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是教育研究者不懈的追求。教育现象学是教育研究的一种新视域,其理论在具体的研究中生成,理论与实践本然一体。因此,做教育现象学研究则会带来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可能,而对“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将促成这种可能的实现。教育现象学是一个新生领域,人们认识相对多元,对教育现象学进行本真追问,将澄明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因其鲜明的实践性、浓郁的人文性、至高的规范性,以及强烈的反思性等特点,教育现象学成为一个独特领域。其独特不仅仅在于自身的特点,也在于其自下而上生成的状态,在于其是实践之学。作为实践之学,教育现象学方法非常重要;而作为新生之学,教育现象学方法的研究也非常必要。同时,对教育现象学移植的中国土壤的追寻,将使在中国语境中研究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获得意义与价值。对教育现象学方法哲学方法论的探讨是对其方法及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现象学运动为教育现象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滋养,悬置与还原、...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断裂关系的体验
        (二) 对教育现象学的体验
        (三) 对教育现象学方法独特魅力的体验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现象学
        (二) 教育现象学
        (三) 教育现象学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追问
    一、教育现象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 教育现象学产生的历程
        (二) 教育现象学发展中的重要作品及其分析
    二、教育现象学的特点
        (一) 鲜明的实践性
        (二) 浓郁的人文性
        (三) 至高的规范性
        (四) 强烈的反思性
    三、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澄明
        (一)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方法
        (二) 教育现象学是教育学的还是现象学的
        (三) 教育现象学是实践的还是思辨的
    四、教育现象学移植的中国土壤
        (一) 我国传统哲学富含现象学因素
        (二) 我国传统教育具有浓郁人文色彩
        (三) 我国教育格言契合教育现象学理念
第二章 教育现象学方法的哲学方法论探析
    一、现象学运动概略
        (一) 现象学产生的背景
        (二) 现象学的产生及现象学运动
    二、现象学的方法
        (一) 悬置与还原
        (二) 直观
        (三) 描述
        (四) 反思
        (五) 解释
    三、现象学哲学及方法对教育现象学方法的影响
        (一) 现象学为教育现象学提供哲学基础
        (二) 现象学方法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
        (三) 现象学方法对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章 教育现象学方法阐释
    一、教育现象学作品的文本分析
        (一) 以故事、诗歌等为“数据”
        (二) 对事物追根溯源的探究
        (三) 从故事中提炼主题或意义
        (四) 文本自身的邀请性
    二、教育现象学方法诠释
        (一) 对话式访谈
        (二) 教育学观察
        (三) 趣闻轶事的改写
        (四) 辞源追溯
        (五) 主题或意义分析
        (六) 文本写作
    三、教育现象学方法与相似方法的辨析
        (一) 教育现象学方法与教育叙事的异同
        (二) 教育现象学方法与教育人种志的异同
第四章 教育现象学方法应用
    一、选取问题:中学生厌学体验
    二、搜集并整理厌学体验及厌学故事
        (一) 以厌学体验调查问卷选取访谈对象
        (二) 围绕厌学故事进行访谈
        (三) 整理与改写厌学故事
    三、分析厌学体验及厌学故事
        (一) 对厌学故事进行现象学式的提问
        (二) 初步提炼厌学故事的主题
    四、追溯厌学的辞源
    五、探寻厌学体验的意义
        (一) 成绩的隐喻
        (二) 关系的价值
        (三) 学校的隐喻
    六、厌学体验研究的文本写作
第五章 教育现象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局限
    一、教育现象学方法的应用范围
        (一) 已有教育现象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 作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三) 作为一种态度和取向
    二、教育现象学方法的局限
        (一) 研究者的选择性
        (二) 研究对象的体验性
        (三) 研究结果的情境性
        (四) 研究结论的零散性
        (五) 研究信度相对较低
    三、教育现象学方法的价值
        (一) 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
        (二) 变革教育研究的思维
        (三)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四) 坚持教育的本真
参考文献
    书籍类
    论文类
附录
    附录一:参与研究同意书
    附录二:厌学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三:访谈及写作指导
    附录四:访谈记录举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叙事研究评析[J]. 王鉴,杨鑫.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02)
[2]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师教育[J]. 王萍.  教育科学. 2008(06)
[3]论西方教育研究的范式演进[J]. 孙家明.  成功(教育). 2008(11)
[4]从现象学的角度论道德教育[J]. 卢珂.  教学与管理. 2008(24)
[5]教育现象学——一门成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J]. 李树英,王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08(09)
[6]生活体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阈[J]. 张斌,王慧霞.  大学教育科学. 2008(02)
[7]对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反思效力的个案研究[J]. 董玲.  教育学术月刊. 2008(04)
[8]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诠释的基础——现象学方法的互通[J]. 朱清华.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2)
[9]现象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余仁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3)
[10]现象学方法引入教育管理领域的思考[J]. 胡旭苗.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8(01)

博士论文
[1]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 徐辉富.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反思:作为一种意识[D]. 胡萨.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现象学给教师带来了什么[D]. 魏景.首都师范大学 2006
[3]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 李八一.首都师范大学 2006
[4]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 朱光明`.首都师范大学 2005
[5]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启示意义[D]. 钟亚妮.首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56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56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